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85章(1 / 2)

五月底,广州已经正式进入夏季,这里气候的温度,比平水县的高多了,太阳白花花地照在地上,偶尔会下五分钟的太阳雨,下过雨后,空气中的热浪反而更为滚烫。

万云忙忙碌碌这整个月,热得一身痱子,身上扑了白色细腻的爽身粉,才觉得干爽些,此刻她坐在桂春生堆满了书的房间里,开着电扇,吹着凉风,总算有时间能坐下来给她姐写一封信,如今到了广州,才发现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是多样化的,有电话,有电报,桂老师说还有bp机和大哥大,但这些都不是万云能用得起的东西,对她和万雪来说,写信才是最有性价比的。

展开白色的稿纸,万云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姐:我们到广州一个月,暂时落脚了,广州好多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好杂乱,每个人都很有本事的样子。事情千头万绪,简直不知道从哪里跟你说起,这一个月来,我们忙着适应这里的一切,周长城不停找工作,很是艰辛,实在不知道怎么讲…”

等写完这一句,万云顿了顿,读一遍,叹口气,把信纸撕掉,重新换了一张,咬咬嘴唇,提笔再些:“姐,姐夫:展信佳,我和周长城在广州一切都好,请勿担心。周长城已经找到工作,我的还没有落定,但不是大事,广州遍地都是工作机会,我们有地方住,不必租房,桂老师也很照顾我们。请替我问候爹娘和阿风好…”

报喜不报忧,成了万云在广州往老家联系的一个情感起点,此后的每一封信,她都是这么写的,只写好的,不报难受的,因为知道写了坏的那些消息,除了徒增家人忧心,再无他用。

时间慢慢拨回周长城和万云刚到广州的那个傍晚,两人从火车站一路坐车到上回学校的公交站,再从学校的公交站转了六个站,这才到桂老师发来的新地址珠贝村。

公交车站边上有块石碑,碑上用红漆写着村名,再往石碑后面走十来米,有一条小水沟,水沟里长满了黑色的苔藓,满是生活垃圾,一潭死水,散发着臭味。

这个村子在桂老师从前教书学校的东边,远远的还能看得见学校那两栋较高的教学楼,不过一下车,周围不见大城市的面貌,反而见到村子里的生活气息铺面而来,连成一片的平房,间隔很近,墙皮有新有旧,多为三层楼,在村口看去,别说看到尽头,就是往后三十米都看不清楚,视线遮挡严重。

村里也有五六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则是两栋或三栋连在一起,形成握手楼,楼下的绿色铁门一关,外人不可窥见,自成一国。有的大门里头传来鸡鸭叫声,听着跟平水县的农村没有区别。

这里的村民,跟平水县的村民相比,衣着稍微光鲜些,颜色多样化,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因为气候炎热,有不少穿水晶拖鞋和木屐的,几乎人人都讲广东话。除了本地人,也有在附近打工,租了村民房子在住的外地打工人,现在正是下班时分,几十人从公交车下来,正熙熙攘攘地往各自的租房走去。

按着桂老师给的那个地址,周长城和万云用普通话一路问过去,问路的时候,还被带着红袖章的村委拦下看了介绍信,得知是来投亲的,又再问了一下桂春生的信息,这才给他们指了路,查得倒不算特别严格,大概是像他们这种外来人口实在太多,村委也见怪不怪了。

周长城和万云谢过指路的人,在公交车站下车的地方,向右边拐了十分钟,按着门牌号码数过去,才到了一栋两层小楼的门口。

小楼是简易的广式建筑,上下两层,中间修了楼梯可以上楼,每层楼上下各有一个房间,一扇木门遮掩了里头的光景,一楼的左右两边各自带了个锁着门的小间,不知是做什么用处的。

而在正对着小楼门前,则是围了一小圈矮小的水泥围栏,围栏破旧,上面长满了杂草和湿滑的青苔,乌黑黑的一片,周长城若是拿个凳子踩上去,一定能翻墙而入,所以这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而他们所在的大门口,也是一扇双开的、镂空的生锈铁门,只用个粗锁头给锁住了,那简单的样子,仿佛一推就开。

至此,夜已经黑,四周邻居陆续开灯,他们的家里散发出白色和黄色的灯光,不甚亮,有饭菜香味飘出来,大人们在喊孩子们回家吃饭,这儿巷子多,看着似乎不显人,没想到不一会儿,各处小道竟奔跑出十来个小豆丁高的孩子,一路洒着欢声笑语回家去了。

周长城和万云拿出桂老师发来的电报,对了又对,珠贝村二巷112号,是这里没错。

“城哥,咱们喊一喊桂老师吧?”四月份,广州的蚊子和小咬开始成群出动,万云的脖子已经被咬了好几个痒痒包了,她正挥手赶着这些讨厌的蚊虫。

“好,我来喊。”周长城放下蛇皮袋,又把万云肩上的蛇皮袋卸下,双手拱成喇叭状,朝着没有动静的小楼喊,“桂老师,桂老师,您在家吗?我是周长城!桂老师!开开门!”

半晌,屋里无人应答,也没有亮灯,不知道怎么回事。

倒是有住在四周的人,手上拿着碗筷,探出头来,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又缩回去继续吃饭,不多时,有新闻联播结束的声音传出来,这是七点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