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见楚军伤亡不小,自是恼怒无比,但此时在茫茫的草原之上,两军混战,缠斗在一起,想撤出战斗几乎都不可能。而匈奴人的顽强,也大大出乎项羽的预料。他没想到被包围住的又是溃败之军的匈奴楼烦王部,战斗力竟是如此之强。也难怪楼烦王所部竟能够在大楚境内来去自如,忽东忽西地屠杀了几座城池!
不过越是强大的敌人,项羽就越要将其消灭。在他的字典里,还没有攻不破的关城,还没有打不垮的敌军,还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对手。项羽也明白,在草原上的野战,较量的是双方的斗志及勇猛,所谓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茫茫草原上也是如此。
项羽本人一开始还能够冲杀在前,但追杀了十来名匈奴人之后,副将们就赶紧派出两百多人的队伍,将项羽团团保护在中央。皇帝陛下的身家性命,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倘若皇帝陛下在战斗中被流矢所中或被乱军所伤,那么他们作为副将,罪责绝对难逃,因此也不顾项羽痛骂,命人将皇帝围绕起来。
这样一来,项羽亲临战阵杀敌人的愿望就落空了,他虽然急得骂那几名副将的娘,但那两百军士可不给皇帝面子。在军队中,将军的话就是军令,而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这句话是项羽建立新军时,教育给元帅将军们的,并且要他们将这个观点贯彻下去,成为新兵条例的一条重要条例。
不过,项羽虽然无法加入到撕杀的行列中,却能清醒地看清楚当前的形势。匈奴人像蚂蚁团一般,围在一起,密密麻麻的。一旦有人被楚军所杀,立即就会有人从里面填补上这个空缺,绝对不会有让楚军敲开间隙的时间。
如同核桃一样的坚固“堡垒”,不,比核桃还要顽固,核桃只要敲随一点,就能将其轻易地全部打碎,而匈奴人的兵团不一样,大开一点,它自己竟会立即生长出来,将破损了的地方重新弥合。如此强劲而几乎无懈可击的战法,的确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围绕在这颗坚硬的“核桃”周围,以人力于其拼杀,简直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楚军人数虽然占据极大的优势,但野战下来,纵然能够全歼敌人,到头来自己也会损失惨重。对于要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的楚军来说,这样的打法,实在是个亏本的生意。
打仗,要靠武力,更多的时候,还得靠智慧。何况项羽很是心疼自己的这些军士,他们可都是帝国的坚强柱石,真正的万里长城,日后将匈奴人赶出草原,赶往西方世界,还要靠他们,可不能每打一仗就死伤这么多的军士——项羽可不做赔本的买卖。
“命令后军先撤,待后军撤退五百步后,再命前军后撤五百步,前军后撤时间,后军取出弓箭。”项羽找来几名副将,下令道。
几名副将见楚军死伤也比较惨重,正想前来请命,要亲自上阵去大杀一阵,不想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这个旨意。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严格地按照项羽的命令去做了。违抗圣旨,这个罪名可不小,他们小小的副将,哪里敢去违抗项羽的意思?
楚军虽是见到楼烦王而两眼放光,但军令如山,倒也没有一个人敢于冒犯,于是楚军渐渐后撤——但还是将匈奴人包围着,只不过这个包围圈大了许多。冲杀在前面的楚军也依令渐渐后撤,舍弃了就在眼前的巨大利益,渐渐地退到了最外围——为弯弓搭箭的军士们让出道来。
这样一来,匈奴人倒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楚军突然散去,却又围了个大圈,以弓手对准了自己。匈奴人的兵士依然是团成一团,密密麻麻的,在野战之中,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匈奴兵阵犹如一只刺猬一样,让人难以对付,但是当楚军一旦撤围,并以弓箭相伺候的时候,匈奴人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成了楚军黝黑的箭头下,惴惴不安的猎物。
成为猎物的滋味可不好受,楼烦王一见事态对自己极为不妙,于是横下一条心来,高声喝道:“继续向西,冲!”
匈奴兵士们也都明白,面对弓箭手,唯一的出路就是冲锋,可能会有人倒在冲锋的路上,但是一动不动地只能便宜了楚军,给他们以瞄准的机会。而冲锋起来,这几百步的距离,楚军至多可以射三波的箭。只要能在三拨箭雨之后冲到他们面前,弓箭手就只能引颈待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