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北方之王> 第四十二章 合作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合作2(1 / 2)

早在来到哈尔滨之前,**就和周恩来彻夜长谈,讨论党将来面临的问题和出路。**在窑洞中昏暗而跳动的烛光下,多有嘱咐,“恩来啊,你这次不仅要去和他们谈判,也要去他们那里仔细的多看看,多听听,把看到的东西回来告诉我们。他们在日本人这么多年的威胁下,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更加强大起来,屡战屡捷!很是不简单啊,他们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希望你去了能让我们对他们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他们对我们来说还是神秘得很哪!

我们要做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具有很大风险的,从党内军内都很可能产生巨大的震动。对这件事情,反对意见肯定是难免的,我最担心是我们自己的同志想不通,头脑转不过弯来,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引起我们内部的分裂!所以这次你去的责任重大啊,从他们各个方面都要认真考察清楚,现在手头上的工作先放一放,就在他们那里详细的考察,我们也不规定时间了,你可以在那边呆得久些,这样我们认识问题也更加清楚。”

到达哈尔滨后,下了飞机就和顾正宏等上了汽车赶到了军队司令部所在地,车窗上挂着厚厚的窗帘遮挡住了向外的视线,实际上更多的时间他是在思考而不是观察。他总算见识到了哈尔滨式的严密的警卫体系,哪怕是军政第二号人物的车,也要被拦截接受检查。听着顾正宏笑着歉意说:“没有办法,这是他们的职责,这里任何进入的人都要接受这些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下了那辆半新不旧的轿车后,这才发现作为军事枢纽的指挥部居然是如此的景象,除了戒备深严外,环境格外的优雅,“刚建起来的时候这里也特别的单调乏味,这都是我们警卫人员和参谋们在空余时间一起动手做出来的,感觉好多了。”顾正宏刚下车就向周恩来介绍起情况来,周恩来注意到除了军车外,这里停靠的大量轿车型号都比较旧,就是自己来的时候乘坐的车也远不及在国民政府时乘坐的舒适。

周恩来很注意小的细节,关注琐事,但是不会像别人一样被这些东西遮挡住了视线,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对他来说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虽然亲自照料每一棵树,但也能够看到森林。后来一次无意间问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很令人惊讶的,各个机构主要负责人因为工作需要配车的,汽车使用未到很长的规定年限决不允许更换,更多的是很多人共用一车的情况。

和顾正宏交谈越久,越感到惊奇,原本别人叙说的可以不信,亲眼见到的东西却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务实的工作作风,纪律和严格规章制度严格的约束包括了李成坤在内的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所享受到的待遇都是经过了详细研究后由法律给予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仅仅是这一点就要比国民政府要清廉民主得多,这可能也是他们会和**首开谈判的原因。

周恩来看见李成坤的时候,他正在看书,而且看的居然是主席写的著作被他们收集起来编辑而成的,里面收集的文献和资料比发到党内和抗大的还要丰富详细,只要感觉稍有意义的发言都被收录进来,真不知道主席知道别人这么看重他的作品会有什么样子的反应。李成坤的办公室很大,在炎炎夏日,这间办公室却有些凉意,书桌和书柜都是普通木料制成的,唯一比较值钱点的就是待客用的沙发了。

党内对李成坤的看法不一,有褒有贬,有人说他是个军阀,顶多在军阀前面加上爱国和比较开明的帽子。周恩来却从未这么认为,至少在他御下,老百姓的日子的确比中国其它地方要好得多,有足够的魄力和能力,多些这样的人也未尝不是老百姓之福。他占据的三省百姓生活,要比在那些贪官污吏欺压下民不聊生的地方好太多了。

早听说李家也是黑龙江一大家族,家业颇丰,当年李成坤举兵的时候军火购置多仰仗家族之力,按理来说颇有家业的李成坤本不应有如此简朴,全无豪门子弟作风。直到后来才得知,李成坤初期虽仰仗家族颇多,除了初期和他一同抗击日寇的族人,从未以公谋私。相反为了号召国人支援抗战,不仅将家族留给的巨额资金全部捐献出去,而且变卖家产加以拍卖,得到资金全部用于了抗战。正是他从自己本身做起,感染了所有的人,出现了轰轰烈烈支援抗战活动。

如果当初蒋介石没有发动清党,如果他的胸怀再宽广点,也如果……那么中国的内战在三十年代就很有可能终结,东北军也不需入关,或许很多事情都不用发生,日寇即使发动侵略也会延缓,或许中国会是另一番情景。但是铁铮铮的事实却摆在了面前,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战斗后,国共终于又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走到了一起,但是**这次不会轻易放下自己手中的枪,对任何人。

…………

“这次我遵照**的委托来哈尔滨来具体负责谈判事宜,首先我代表**中央先表个态。前段时间对我党王明同志完全绕过了**中央发出的指示,导致了贵军惨重的人员伤亡,我党深表歉意,并停止了王明同志在中国的一切职务,他在**中央决议下达前已经起身前往苏联。我党愿以最大诚意和贵军通力合作,共同抗日……”

周恩来说这的时候,内心暗自一叹,王明走了倒好,如果不走,倒是还是个问题。这尊神动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好歹王明也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和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更何况,这一次,他是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的。共产国际在党内的影响非常大,对他顶多也就是批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处罚,就算最坏的情况也顶多也就党内记过而已。

这样事情王明也并非头一次做,当年东北军收回北满铁路权利的时候,时任**实际负责人的王明就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苏联人一边。虽然东北军只能算得上是中国的军阀,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毫不犹豫的站在外国的立场上,为他们的军事行为辩护却非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当时还有两名**的高级将领也在苏联远东军区受训,苏联和中国的利益关系让中国**十分之头疼。

一直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共产国际都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在其领导行动,而共产国际正是在苏联的帮助和领导下成立的,中国和苏联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中国**就处于十分尴尬的地步。当初王明苏联的行为就导致了国内的一片声讨,他本人对这些毫不关心,但是还要在国内开展工作的同志却苦恼不已。相比他毫无经验的教条主义领导,这还算比较好的,在他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的组织几乎完全损失,而他却直接飞回苏联重新被招到共产国际工作去了。留下一堆乱摊子,这些年好容易恢复了点元气,他又来这么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