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穿越历史>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33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北宋大法官 第334节(2 / 2)

司马光道:“我朝鲜以言论之罪,况且苏轼所言,顶多也只能算是言语不当,但绝不能以违法论。若开此先例,后患无穷。”

张斐又道:“那司马大学士又认为,王学士所忧,是否有理?”

司马光稍稍点头道:“王介甫所言,有他的道理,这我也认同。”

张斐道:“如果说今日不治罪苏先生,而到时又发生王学士所忧之事,朝廷又该如何对待苏先生之言?”

司马光捋了捋胡须,“由于之前小报很少,所议论之事,也多半是坊间秘闻,朝廷对这方面,未有立法监督。”

“这就是问题所在。”

张斐道:“这两个问题都说明一点,在这件事上面,其实无具体律例可依,唯一可以扯上关系的,主要就三条律例,漏泄大事罪,造袄书袄言罪,以及指斥乘舆罪。

但凭借这三条律例,想要公正审理此案,几乎又是不可能的。以至于变成现在这样,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苦,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得权力大,就谁说了算。

这不就是司马大学士所忧虑之事吗?”

司马光神情稍稍缓和了几分,“你是想借这场官司,来完善关于这方面的律法?”

张斐道:“我只会捍卫雇主的利益,至于最终会怎么判,那是主审官的事。”

司马光稍稍点头:“最终判决,还是在朝廷手中。”

第二百六十二章 告我告我

这北宋给人的观感,就是比较拧巴,怎么看怎么别扭。

科技发达,不缺武将,不缺兵……稍稍缺点马,但怎么也不至于天天挨打。

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可朝廷却天天赤字,而百姓也日日喊穷。

这事事都显得很矛盾。

虽然有诸多因素形成这些矛盾,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社会太超前,而管理又太落后,匹配不上。

募兵制。

不抑兼并。

官方纸币。

推崇商业。

等等。

小报亦是如此啊。

小报本就是生于北宋,盛于南宋,而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出现问题,朝廷开始进行管制,但结果到南宋,那小报更是比营销号还猖獗。

朝廷是屡禁不止。

所以这个锅,张斐是坚决不会背的,他只是将“盛”提前一点点,没有他,也会发展出来的。

因为百姓都知道那邸报是骗人的,报喜不报忧,谁看邸报,都爱看小报。

可见北宋本身就有这个土壤,社会风气开放,遍地都是读书人,又极其重视教育,同时技术又跟上来了,报纸是必然出现的产物。

而宋朝廷的应对,就跟王安石一样,是想将这小报摁下去,但又摁不下去,结果反而是变本加厉。

立法最难的一点,不是在于这法好法坏,而是你要能确保,这法是能够执行下去,有些法出来之后,哪怕是强制执行,都执行不了,往往还会令事情变得更糟糕,因为律法就是社会的底线。

虽然整件事在最初的阶段,不是张斐谋划的,但随着事情的变化,张斐也是见风使舵,开始布局。

其实他可以主动去制止王安石的,虽然也不一定能说服王安石,但他到底没有这么做,而目的就是将让事情走到这一步。

因为他要弄报刊,要是没有法律支持,这事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因为你不知道合法与否,违法与否。

就没有个标准。

而宋朝的制度又是相互制衡,效率是极差,与其建议他们对此立法,就不如打一场官司来得痛快。

一个政令,可以拖上一年,但是一个判决,总不能拖上一年吧,不管怎么判,朝廷必须给个说法。

张斐也借着耳笔的身份干预其中。

……

“什么?王学士状告我兄长?”

苏辙震惊地看着司马光道。

司马光点了点头。

苏轼却是激动道:“对方耳笔可是张三。”

司马光点点头。

“真是太好了。”苏轼真是开心的像个小孩。

苏辙人都傻了,“哥,好在哪里?”

司马光也是呆呆地看着苏轼。

苏轼激动道:“我早就想与那小子过上几招,可一直未有找到机会,这可真是天赐良机。”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