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先是在叶城南郊摆开战场,激战了七天七夜之后,喀拉汗人仍然摸不清状况,既不知道艾义海这支比他们作战还要疯狂的军队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此时双方本来打得不胜不负,但是喀拉汗人是劳师远征,在异国作战,为慎重起见,喀拉汗统帅决定撤军。
喀拉汗国此时的军力比于阗国还要强大,按照尉迟达麾的想法,此时应该见好就收。可艾义海却不做此想,喀拉汗人东侵时,烧毁寺庙,劫掠民居,掳夺了大批的财物,每个士兵的私囊都丰富无比,这几仗打下来,艾义海赚得钵满盆满,当初做马匪时的贪婪习气又上来了,而且尉迟达摩认为穷冠莫追,他从杨浩那儿学来的却是宜追穷寇,决不予敌喘息之气,于是紧追不舍,坚决不可放弃。
尉迟达摩无可奈何,总不能让援军独自做战呐,只好硬着头皮与他一同前进。其实以喀拉汗人的军力,又已进入他们的地盘,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艾义海未必就能占得了多大的便宜,不过由于追兵的毫不迟疑,使他们误判了追兵的实力,撤退一旦变成败退,便不是任何人都进行约束的了。
喀拉汗逃兵一直逃向他们的都城疏勒,追兵便紧追不舍地扑向疏勒,当地百姓们在充当消息散播的传话筒过程中,本着八卦本性,把追兵的英勇夸大了十倍,结果无形中为追兵起到了宣传战、心理战的重大作用,喀拉汗王国历史上本来是个佛教国家,改变信奉才三十多年时间,在其国家内部,仍有大量的佛教徒,因为是本国人,他们尽管受到了排挤,但是并没有被武力清洗,这时听说于阗国的军队强大无比,不禁大受鼓舞,居然在喀什嘎尔造反了。
这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帮了艾义海和尉迟达摩的大忙,在喀什嘎尔城中的佛教徒帮助下,于阗军队居然轻而易举地攻进了喀拉汗人的都城疏勒。这一战果,直到尉迟达摩踏进喀拉汗的王宫,他都以为是在做梦。尽管因为喀拉汗人迅速组织反扑,从其他城市抽调了大量军队,他们无法守住喀什嘎尔,因此劫掠一番后主动退兵了,不过这一重大胜利仍然使于阗国上下欢欣鼓舞。
此战,于阗国不但掳获了大量的财物,还抓到了不少的贵族,将来可以换取大笔的赎金。经此一战,于阗士气大战,喀拉汗人元气大伤,至少五七年内,再也不可能进行有力的外侵了。艾义海所率军队的英勇,疯魔一般的作战方式,给一直看在眼里的尉迟达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所以在向杨浩报捷的时候,于阗国继承认杨浩的夏国之后,又更进一步,尊奉杨浩的夏国为宗主国了,在他写给杨浩的报喜信中毕恭毕敬地说:“大夏朝皇帝陛下,做为护教法王,您派来的军队就像金刚狮子一般英勇,在可以信赖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艾义海大将军帮助下,我们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疏勒城,俘获了敌人的妻子家眷,还得到了大象、良马、黄金、宝石等财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地方人口密集,所以粮食有限,我们回来的时候都饿着肚子,就算是臣和艾将军也不例外……”
这个消息通过夏国和谈使者之口,巧妙地透露给了宋国官员,而宋国自己搜集的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一来夏国使者的态度明显强硬起来,赵光义也不得不开始从新审视对待夏国应有的态度了。
夏国打了这场大胜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在西域迅速扩大了影响,西域诸国都是信奉强权和实力的,不管是出于敬畏也好,想要攀附强权也好,很快将有众多的西域国家向夏国示好、往来,而这些国家对宋国来说,是鞭长莫及,无从影响的。
这一场胜仗还意味着夏国的军心士气会暴涨,意味着夏国至少暂时会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意味着杨浩至多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手中就会增加一支刚刚打了胜仗归来的生力军,补充到横山前线来,宋国想要压制夏国的困难将进一步增加。而于阗国做国西域诸国中的一个大国,已经率向承认了夏国的宗主国地位,如果和谈能够成功,朝廷成为夏国的宗主国,那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把宋国的影响和皇帝的荣耀扩大到遥远的西域去。
赵光义的心热了,他唤来卢多逊和张洎,只向他们交待了一句话:“朕想答应杨浩的条件,放折家满门归去,你们为朕想个稳妥的法子。”
第061章转机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