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李邺一行返回了长安。
众人各自回家,陈焕在长安有住处,他要先去看望李林甫,王成华也返回鄠县老家,约好了上元节前来长安集合。
李邺回到自己家里,却意外发现父母已经不住在太平坊了。
门房老寇道:“公子,老爷和夫人都搬去宣平坊了,让你回来后去宣平坊找他们。”
宣平坊就是李府的次宅所在地了,只是没想到父母这么快就搬了家。
李邺稍微收拾一下,骑马向宣平坊而去,
宣平坊位于东市南面,距离常乐坊倒很近,在长安算是一个中等社区,远没有太平坊那样安静。
李邺猜到了母亲为什么急于搬去宣平坊,太平坊太安静了,坊内几乎没有店铺,没有商业,行人都没有几个,出入都是大户人家的马车,没有一点市井的感觉。
这让在永和坊生活了十几年的母亲很难习惯,现在有了新宅,她们当然急于搬走。
宣平坊就完全不同了,它和常乐坊很像,一条主街两边全部都是密集的小店铺,酒馆、茶馆、客栈、酒铺、杂货铺、布店、估衣店、医馆、药铺等等,甚至还有一家宝记柜坊,充满了生活气息。
坊内还有一条河流穿过,水流还算清澈,两边挤满了洗衣服的妇女,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难怪母亲喜欢这里,李邺也有一种忽然回到人间的感觉。
店铺背后便是一条条巷子,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院宅,很多名人的宅子也分布在这里,比如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宅子就在这里。
坊内最大的一座宅子便是李林甫的次宅了,原本也是官宅,天宝二年,天子李隆基把这座宅子赏给了李林甫,成为李林甫的第二私宅,一直是他长子李岫居住。
现在李林甫已经快走到生命尽头,李岫当仁不让地要搬回主宅,否则主宅最后便宜了其他几个兄弟,他才不干。
次宅占地有十亩,是太平坊宅子三倍还要多,当然,裴三娘并没有不习惯,她在张掖的娘家占地近三十亩,比这里要大得多。
裴三娘很快适应下来,府宅里的下人也多了不少,唐朝豪门权贵的下人基本上都有人身依附,世世代代都为一个主人服务,一般主人也很器重这种世代家仆,待他们不薄,使他们生活舒适,衣食不愁。
甚至一些家仆也仗着主人的权势在外面欺压弱小,胡作非为,这种事情太多了。
李林甫当了二十年相国,权倾朝野,他府上的世代家仆当然很多,有数百户之多,基本上都分给了子女,包括李岱也有不少世代家仆,他们跟随主人去润州,又从润州返回长安,裴三娘身边几个侍女,就是世家仆的女儿。
其实《红楼梦》中也有很多世代家仆,地位比较高,比如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等等。
这次李氏分家,对仆妇下人影响也很大,比如李林甫主府上的三大管家就要各自选择了,田大管家还是留在主府,他现在还是大管家。
但二管家刘兴却选择去了次府,为什么?因为李岫把自己的管家带回主府了,挤不动大管家,肯定要把二管家刘兴挤下去,刘兴受不了这个羞辱,便选择来了次府当管家。
虽然次府当管家没有主府那么风光,但好歹也是大管家了,何况前途光明,现在老爷是京兆府少尹,过几年当上京兆府尹,那就是三品官了,更重要是小公子现在已经是郡王,尽管还没有开府,一旦开府,那可就不得了,响当当的高昌郡王府了。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兴是李岱母亲杨夫人从娘家弘农杨氏带来的,三十多年时间,从一个小厮慢慢成长为二管家,他自然和李岱的关系很好,对李邺也很好。
刘兴来次府当管家,他可不是一个人过来,同时带来了三十多户世代家仆,都是祖母杨氏这个派系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一点没错,就连权贵府上的家仆们也是派系重重,各种利益交缠。
三十多户世家仆加起来就有一两百人了,使次府一下子热闹起来,这几天,主母裴三娘忙得不可开交。
李邺回来时,正好遇到一两百名家仆侍女聚集在大院子里,听主母裴三娘训话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