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超级物品> 第二百零七章 振聋发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振聋发聩(1 / 2)

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这是韩秋看到那双眼睛后的第一印象。在这双眼睛里,看不出许多领导和教授惯有的那种世俗的算计和对权力金钱的渴望,这像是一个真正潜心研究学问的人。

“怎么样?没错吧,我怎么可能害你呢?”苏莱见到韩秋突然一愣,笑着说道:“一般的讲座,会让你来么?郑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专家,麻省理工博士后。这样的人才,在咱们容大可不多,要不是不受领导欢迎,哪可能到咱们这里来屈就?”

“这个讲座确实跟以前的不一样,只是貌似没几个人。”韩秋的眼光迅速在整个礼堂扫了一遍。

“没有宣传,自然是这样。”苏莱冷冷地一笑:“今天来的学生不多,老师倒是不少。”

韩秋一看前排的王德惠,李焕文等人,立即就明白了,领导希望和谐。

李焕文坐在前面,但时不时回头向苏莱的方向看一眼,原先见到她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后排,心情大好地想要凑上去,但王德惠在身边,他不敢造次;

但现在,见到韩秋来了,而且还跟苏莱交头接耳,眼光时不时还往自己这边瞄,眼神像是在取笑一番,这让他非常气愤,心里大骂:狗男女!有jq!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郑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作为一个学者,我不是来卖弄嘴皮子的。借助这个讲座,我认为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接受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近的过程。下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观点,我提出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我国搞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攻关,在几十个工业门类中,到底有哪几个是属于我国的民族工业或者可以称为自己的工业的?到底有哪几项科研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我国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我经常出国,每出一次国,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就巴不得在回来的第二天就给大家讲。为什么?就是感到紧迫的压力和羞愧。

现在我国的知识分子有个弱点,就是不喜欢人家说自己的缺陷,更不愿意自己说自己的缺陷。我今天就愿意来揭揭自己的短,面对产业家,我更应该说实话。中国今天的科技很多都是‘跟踪‘,这也难为我国的教授,因为日子过得较苦,没有钱,加上很多领导同志本身也没有知识,为了蒙领导,让他们拨一点钱,总把一些文章、报告、口号写得越高越好。

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我们永远要努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这样虚幻的目标,去呼这样的口号,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天啦,居然是这样的演讲,太刺激了!韩秋顿时有些激动,看来,今天没有来错啊!现在,敢于说实话的教授,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今天有幸见到了一个!

而为数不多的学生,大多都开始在发短信,通知自己的同学,不要错过一堂好课啊。

王德惠等人一片哗然,王德惠使劲地咳嗽,想提醒台上的老教授,现在是公众场合,要注意和谐,和谐!

李焕文见王德惠脸色不快,很适时地站了起来,对着郑教授辩驳道:“你这就是愤青思想,也不考虑考虑实际的国情。全面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以偏概全;而我们的科技进步,是显而易见,人所共知的,在某些学科上,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你难道能否认么?”

王德惠赞许地对李焕文点了点头,李焕文有点意气风发,甚至还飞速回头看了看苏莱的表情,她应该为自己感到惊讶吧。但他看到的,苏莱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台下的众人都把眼光对齐了郑教授,想听听他怎么说。

“举个例子吧,纳米技术,这是所谓走在世界前列的研究项目。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

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这是很严重的!

科学家说,纳米无所不能,这一说,大家就都去搞纳米了;老板说:纳米商机无限,再不上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大家都来搞纳米。科学家知道纳米不稳定,它做成材料就聚集在一起,但产业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有人说,纳米这么好,我们都变成纳米人多好,但高的篮球谁打?篮框得降低了。纳米人的作用可否用在脑血栓治疗上,不用吃药,脑袋上挖个小孔让纳米人钻进去清理一下就行了。

所以,要千万注意,无知的人骗起人来不得了,因为他胆子大,什么都敢说,所以说:‘无知才无理‘,我们懂一点的就不敢随便讲,这是误导!现在,让科学界的人感到很困惑:许多与纳米研究无关,不具备纳米科研的单位都在上纳米项目,开设了许多新的战场……”

韩秋忍不住双掌相击,随即带起来一片掌声。

李焕文悻悻地坐了下去。

郑教授压根就没搭理他,继续在用他洪亮的声音演讲着: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科技?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教育、学习是为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