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成长之路[慢穿]> 第1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54节(2 / 2)

陶长安倒是能够安心的享受美食,可是荣宪到底被事情占住了心神,显得有点心不在焉的。

没等多久,隔壁房间就传来了几个人说话的声音。

根据那些人的穿着,陶长安分别给荣宪介绍那三个人分别是哪个人了?

不得不说,那三个人能够通过康熙和荣妃的筛选,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至少光从外貌来看,还是长得不错的。

对着长得好看的人,长期相处的话,心情也能够好一点。

荣宪在宫里见到的人,大多数都是长得十分不错的,她偷偷从门缝往隔壁看的时候,见那三个人长得都不错,心理觉得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毕竟她虽然不是外貌协会的,但也不想找一个太丑的人过日子。

有陶长安所安排的人有意引导,在座的几个人几乎是古今中外,各种话题都聊到了,根据那些人的一些言论,大致上还是能够看得出他们一些品行和思想倾向的。

看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荣宪又看了一下康熙让人送过来的调查资料,选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比较顺眼的。

陶长安见荣宪选的人还不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两个人安静的吃完一顿午膳以后,下午在陶长安的陪同下,荣宪又在京城琉璃厂那边跟那位选出来的人接触了一下,等宫门差不多下匙的时候,两个人才坐着马车回去了。

能够在出嫁之前见过未来夫婿,总比其他人连人都没遇见过就嫁过去好。

其实陶长安还想让荣宪都跟未来姐夫接触一下,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再定下来的。

可清朝这边对女子的束缚实在是有点严格,这种想法他也只能够在心理想想,要是提出来的话,估计康熙和荣妃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没过多久,在询问过男方那边,见男方家里和他自己本人对这门亲事都十分乐意接受以后,康熙就挑了一个黄道吉日,给荣宪和男方那边赐了婚。

在陶长安强烈的要求下,康熙定下的成亲日期,是等荣宪满了十八岁以后再正式成亲。

反正有了康熙的这道旨意,男女双方算是定下了,没出什么太大意外的话,这门婚事是不会变了的。

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以后,荣妃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不过转头看到小儿子的时候,她又忍不住想着以后小儿子的福晋回是哪家的了?

不过陶长安是皇子,他的亲事可不是荣妃能够决定下来的,这个需要看康熙这个父皇到时候怎么安排了。

在大清皇子的婚事也是一门政治考量因素,得看康熙综合考虑过以后,决定给哪家一个荣幸,让对方家里出一个皇子福晋了?

陶长安如今还只是一个需要去上书房读书的小孩,没有什么事情以后,他就继续在上书房那边混日子了。

因为下午的武课改成了修习古武,这对其他人来说估计挺难挺辛苦的,但对陶长安来说,那些师傅在古武方面还需要请教他呢。

因此下午武课的时候,陶长安基本是可以自由活动,自己决定自己习武的各项事宜,不论是想要打坐修习内功,还是想活动一下手脚,那都是可以的。

陶长安在上书房的日子混得十分滋润,可以说除了需要天天早起这点他不大习惯以外,其他方面他都觉得十分不错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三年了,到了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满人都已经修习了古武,至于其他一般士兵,也学了一些古武的厉害招式,这让大清军队的战斗力瞬间提升了很多!

大清的武力值变得这么厉害,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把经常挑衅的噶尔丹给消灭了,还活捉了噶尔丹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不少准噶尔部落的贵族。

把蒙古那边的隐患给消灭了以后,康熙的心情那更是大好,就连以前一直对大清有点疏远的蒙古和科尔秘,在见识到了大清军队的战斗力以后,对大清的态度一下子就亲近热情了很多。

以前蒙古各部族和科尔秘那边觉得大清还需要他们帮着守着门户,只能够一直把宫里的公主郡主嫁到他们那边和亲,用来稳固双方的关系。

无论是蒙古还是科尔秘,对于这些出身高贵的大清公主郡主,那都只是表面客客气气的,但背地里却并不把她们看在眼里。

最近这么多年以来,大清那边嫁过去那么多身份高贵的公主郡主,大部分人受不住蒙古科尔秘地方的苦寒和丈夫的冷落,早早的就香消玉殒了。

其中有一部分人死因更是成迷,反正看大清那边不敢追究,蒙古和科尔秘双方为了不让大清公主郡主掌控住部族的权利,可是使了不少手段。

以前大清那边不敢跟蒙古和科尔秘闹翻,有时候明知道公主死得不明不白,也只能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把公主和郡主嫁过去,以期稳固双方的友好关系了。

看到自己那么对女儿姑姑都死在了蒙古和科尔泌,康熙其实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的。

可是为了大局,局部的牺牲是再所难免的,尽管有点不忍心,但康熙只能够让自己忍着。

可如今情况完全不一样,大清如今的实力已经足够强,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只能够任由大清的公主郡主们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在草原上了。

陶长安从荣宪这个姐姐身上,就已经知道身为大清公主,看着尊贵,但以后的命运有多难过了。

如今看着大清武力值变得越来越强,在自己姐姐出嫁之前,他忍不住怂恿胤礽,让他提出想要派人去草原那边探望一下大清公主郡主她们的事情。

胤礽心里其实对那些身不由己的大清公主郡主,心里也是同情的。

从那些抚蒙的公主和郡主身上,胤礽看到了跟自己上辈子一样--命不由己,那只能够随风飘零,最终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赔上性命的苦楚,胤礽还是十分能干感同身受的。

第222章

身为重生人士, 胤礽如今的路走得十分的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他的地位已经不是完全依靠康熙的宠爱了。

地底下发展的势力,已经让他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以后任何变故了。

即使跟上辈子一样太子之位被废了, 胤礽也能够扭转局面, 不让自己落到一个被圈禁的地步。

努力了这么久,胤礽已经能够掌控住自己的命运, 不会让自己再重蹈覆辙了。

能够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 发展了这么大的势力, 强到足够让胤礽有信心面对以后任何的变化, 这其中也有陶长安的一部分功劳。

毕竟为了以后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他可是往胤礽身上投资了不少。

胤礽如今的武力值,虽然比不上陶长安自己, 但也比大部分人厉害了。

私底下培养人手的时候, 他跟陶长安可是有过不少合作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