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穿越亮剑搞军工> 第495章 高铁的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495章 高铁的开始(2 / 2)

“行吧,我们就提前开始极限速度的测试,不过极限速度测试的时间不要超过30秒。另外250公里/小时速度测试,我们限制在10分钟以内,现在重新部署测试的方案和测试点,我们要确认极限达到的地段和10分钟250公里/小时测试的路段,全面监测好相关的铁轨和道基、铁路电力线路等配套设施的情况。”

按照计划,在列车后续为期半年的测试中,tgv列车将继续提高速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高速运行试验。这些测试不仅验证了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的性能,还对轨道、信号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严格的检验。

通过严格的测试后,如果所有的结果显示出整个高速铁路系统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那么接下来才可能把燕安线作为为高速铁路的商业运营试验线,开始为民众提供第一代高铁服务。

而这些测试的数据和分析,将会为这条高铁试验线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试验计划在紧张的调整后,重新启动了测试。

由于第一次试验的成功,现在开展的第二次测试,大家在心中更加有底了。

列车返回启动,开始加速,很快就飙升到200公里/小时,在经过几分钟的热身后,列车长继续加大功率输出,开始冲击极限!

很快,tgv列车就冲上了250公里/小时的速度,然后稳定维持了5分钟后,列车长按照指令开始继续加大功率输出!

260公里/小时!

280公里/小时!

290公里/小时!

每一次速度提升报告后,指挥部都禁不住加快了心跳!

毕竟这些可不是正常成熟的运行速度,而是列车的超速状态。

因此速度的飙升同时带着众人心跳和血压的飙升!

300公里/小时!

当一个新数字定格在测试仪器和列车驾驶舱仪表上后,列车长强忍内心的激动,维持着这个高速不再加大输出功率了!

这个时候,从车头看外面,完全是风驰电掣的感觉,现在还没有减速玻璃,作为参照物的道路两边电线杆一闪而逝!

列车长紧张的盯着车头的各项仪表数据,整个列车没有什么表现出异常,但是哪怕在列车长看来列车还有余力再造新纪录,但是列车长也没有勇气再加速了,毕竟这已经是东大史无前例的高速,哪怕是这样的速度,恐怕也要未来很多年才会真正实现。

因为实现这个高速,不仅仅是列车牵引头给力,还要充分考虑路网和供电电网的外部限制。

事实上是整个铁路系统的整体提升才行。

当速度攀升到了300公里/小时的极速后,列车长除了紧张观察着车内的仪表数据,还不停瞄一眼旁边的计时器!

10秒!

列车如同咆哮的子弹一样穿透风的阻挡呼啸前行,在铁路周边的微观行人,哪怕在几百米开外都能感受到狂风掠过的压迫感!

20秒!

列车速度一如既往迅猛前行,显示驱动电机还有余力。

30秒!

时间一到,列车长马上降低的输出功率,开始让列车的速度慢慢减低。

然后下降到了200公里/小时驶完了剩下的路程,对于这样的极限测试,列车长心理压力极大,万万不敢超时间。

列车在200公里/小时的速度顺利返回了出发点,一切都显示测试大获成功!

这次东方之星tgv列车测试的成功,不仅展示了联合研究的高速铁路机车头的成熟,同时也验证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技术的进步,为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

它证明了2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关键性技术已经全部突破,东方之星tgv列车在提高运输效率、缩短旅行时间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相比长途列车80公里/小时的时速和目前快速铁路120公里/小时的速度,新的高铁技术提高了2倍以上的运输速度!

这次测试为全球铁路运输的现代化验证了新的发展技术路线方向。

tgv电力机车核心部分来自阿尔斯通,部分电机和igbt、测试仪器来自西门,核心机车控制系统则是东大最新的电脑,加上列车子弹头外形和主要材料也是东大提供,这辆亮剑世界当前最高水准的高铁列车成熟度非常高。

在第一次测试过后,对路网及列车进行全面的检测后,发现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现在的铁轨及电气化设施都能承担200公里/小时速度,而机车头更是跑出了300公里/小时的速度,证明在空气动力学和驱动功率余量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在经过了三个月不断的测试后,路网监测和道口自动化阻拦设备的测试成熟,燕安线开始进入了商业的试运行。

在此基础上,东大开始继续修建燕安线的延长线,目标是连通燕都和津门,最终形成燕都到津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这条铁路将是亮剑世界第一条真正的2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商业化运行铁路。

在高速铁路的发展史上,这条200公里/小时的高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随着这条试验线高铁的运行,工程师们对轨道、车辆、信号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长期性的测试和验证,同时也将检查和调整运营的安排来适应两地不断增长的城际通行的需要,验证高铁的商业价值!(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