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会银行最初的时候,是从克虏伯旗下的公司内部吸收存款,毕竟克虏伯开设的工厂效益好,厂里的员工还算有钱,大家比较信得过克虏伯,也愿意把钱存在慈善基金会银行。但是慈善基金会银行吸收来的存款,并没有用于放贷,而是主要用于购买美国企业的认购期权。
所谓认购期权,是指期权拥有者可以在未来的有一段时间,以现在的股票价格,在未来购买股票。比如美国石油公司现在(1887年)的股票价格是20美元,三年后(1890年)涨到了100美元。假如你持有了100股认购期权(这里说的是期权,而不是股票),那你就可以在1890年结束之前,用20美元购买100股市场上价值100美元的美国石油公司股票。
很神奇吧,只要持有期权,你就可以用过去的价格,在未来购买股票。简单地说,期权不是股票,而是一种买卖股票的权力。期权这种金融衍生品,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认购期权,就是在未来买股票的权力。那认沽期权,就是在未来卖股票的权力,以现在的价格,在未来卖出股票的价格。
同样是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现在(1887年)的股票价格是20美元,三年后(1890年)下跌到了10美元。假如你持有了100股认沽期权(划重点,这里说的是认沽期权,而不是认购期权),那你就可以在1890年结束之前,以2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美国石油公司股票。而这时市场上,美国石油公司股票价值只有10美元。如果你手中没有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你甚至可以先用10美元的价格购买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然后再用20美元的价格把它们卖了——前提是你手中有美国石油公司的认沽期权。
这种金融衍生品,一般由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自己发行,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市场。期权原来的意义,是为股票上一道保险,后来逐渐演变为炒作工具。期权用极少的钱,就能锁定面值很多的股票(购买期权的金额,最低只要股票面值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比如说,现在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面值100美元一股,你只要花1美元,就可以在未来交易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相当于加了100倍的杠杆。
经历过前几年的滞胀,世界经济在1887年至1890年之间,有连续三年的快速增长。一直到1890年,新的一轮经济危机到来。克虏伯集中资金,在1887年至1890年之间买入美国金融市场的认购期权,到了1890年,股市涨到了高点,克虏伯用认购期权买来的股票,全部在高位抛售。
等到新的一轮经济危机到来,股票市场也随之一泻千里。克虏伯又把在1890年,用认购期权赚到的钱,购买认沽期权,只要股票下跌,克虏伯就赚钱。股票跌得越多,克虏伯的认沽期权赚的越多。
1890年经济危机,遍地哀嚎,许多人破产了,但是克虏伯的身家却翻了很多倍。这时的克虏伯手握巨资,他用极低的价格,买入那些优质公司的股票,而这些公司的股票,在经济危机中已经跌无可跌。克虏伯买入优质公司的部分股票,并不是收购,而且经济危机过后,股票一路下跌,克虏伯大肆买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克虏伯的大量买入,才止住了股票的跌势。所以,大部分股东都不反对甚至是有些感激克虏伯。克虏伯购买公司股票也不一定要成为大股东,只要在董事会有话语权就行,克虏伯一直信奉“有钱大家赚”,这样一来可以跟更多的人有“共同利益”。有了“共同利益”,就会有很多人在商界、政界帮克虏伯说话,现在的克虏伯在美国已经有了根基。
克虏伯对实业只是参股,收购主要集中在地皮、矿产等不动产投资。克虏伯本身就是冶金起家,所以在美洲收购了一些铁矿(加拿大)、煤矿、镍矿(加拿大)、铜矿、钼矿、石油(拉美和加拿大)等等,还收购了美国一些港口和城市周边的地块。
这次经济危机波及全球,德国也不能幸免,大量实体经济苟延残喘,克虏伯在国内收购了阿克发、巴斯夫、拜尔组成法本化工集团(史实:法本是世界化工龙头),原料统一调配(克虏伯拥有美洲的石油),产品包括克虏伯军火产品的相关化工材料、金属冶炼的化工材料、机床加工的各种辅助液(润滑液、散热油、清洗剂等)、美国大量需求的化学肥料等。老规矩:克虏伯控股,威廉二世持有暗股。
至此,克虏伯已经构建了一个以金属及其相关加工产业为基础,以慈善会银行为联系纽带的财阀,旗下的产业工人高达几十万,控制的财富已经超过美国的摩根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