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4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初唐峥嵘 第422节(2 / 2)

李善这才想起来,李渊再怎么懒,一个月还是要上两次班的……不过做事那是天天都要做的,不做事的皇帝的脑袋不太安稳。

忙忙碌碌的洗漱之后,算算时间有点紧,李善揣着周氏刚刚烙的饼就出发了,如他这样需要上朝但是住在城外的还挺少见……成婚以后还真要两边住啊,初一十五之前住在延寿坊,其他时候住在庄子里。

李善入宫一向是驱马到皇城外的朱雀门再下马,但今天不行了,路上拥挤的很,他不得不让王君昊留下,自己下了马提着灯笼挤在人群中慢慢往前。

皇城外的几条街上,满布灯笼,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火龙,一直到承天门楼鼓声响,百官才排好次序,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李善官居司农卿,是从三品,位次不高不低,在太极殿参与大朝,位次不是以爵位高低排序的,如果没有司农卿,倒是可以往前,和淮阳王李道玄站在一起。

往前瞄了几眼,李善发现不远处也是一位郡王,赵郡王李孝恭。

李善不肯接手,李渊就将宗正卿塞给了李孝恭……这位可真够倒霉的。

接下来一连串的仪式,李善看得昏昏欲睡,他自认是个一旦醒来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的人……毕竟被电话叫醒往往是手术或者急救,但今天实在有点撑不住了。

上面的李渊倒是能坐着,其他人都是站着,李善听了会儿后觉得索然无趣,大部分都是地方上奏的政事,这种事叫这么多官员来……也就亲王、宰辅、六部尚书能开口,有这个必要吗?

过了会儿,无聊的李善开始发呆,一会儿想到崔信到现在还没松口,不过张氏已经许诺了,明年四月份自己加冠后就可以请期,三书六礼中请期是倒数第二道,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迎亲了。

苏定方和李氏差不多定下来是明年二月份成亲,李氏会提前来长安,从李客师府中出嫁,毕竟父母都不在了……李善有点心里打鼓,准备找个机会去问问清楚。

问什么?

催妆诗啊!

自己吟诵的每一首诗都足以流传后世,但谁没事去背催妆诗啊……自己存活里有没有类似的诗文?

就算有也不能让苏定方用了……呃,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催妆诗这回事。

一会儿李善又想起自己自制的避孕套……那玩意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的,是用羊肠做的,李善倒是不嫌弃,但效果……这也没法试验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善站的两条腿都在发酸,他佩服的看着旁边的官员,大部分年纪都不小了,这么能站啊,穿越到后世,其他不好说,主任医生的站功是具备的。

终于,前面一个中年官员面向百官,高声宣布朝罢,李善弯着腰揉着膝盖,在心里腹诽,尽知道做表面功夫。

仪仗随着皇帝撤走,亲王、宰辅也很快离开,接下来才是正儿八经的议事,主要是在两仪殿或者临湖殿进行。

留下的百官还有一道程序,赐食。

太极殿外的长廊处,杂役、宫人已经领着盒子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廊下食”,也就是盒饭。

李善打开看了几眼,有几种规格,自己手上这份是米饭,两块羊肉,几块萝卜,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不过至少是热的。

抬头看看日头,李善在心里估算了下,自己大概是半夜三点钟出发,四点钟左右进皇城,五点钟左右正式开始,八点钟左右结束……有点抓狂啊,每半个月要半夜起来,在这儿浪费五个小时。

宰辅、亲王那都是有特殊待遇的,其他官员只能在这儿用饭,李善也不在乎,正吃着呢,一旁的李道玄笑着问:“味道如何?”

“能吃口热的就不错了。”李善咳嗽两声,“听说你又与御史台……”

李道玄愤愤道:“要不是怀仁你引荐的,真想……”

呃,当众打落御史中丞的官帽,虽然有李善在中间做和事老,而且也是一场误会……但接下来李道玄被御史台盯上了,这一个月来被弹劾了十多次。

“对了,这一旬假日,去禁苑游猎如何?”李道玄笑问道:“总要有些长进,不然又要遭三姐训责。”

“不去。”李善懒洋洋的说:“那日还有事呢……再说了,跟你去游猎,那下一旬假日就要找个由头去拜访韦挺或者魏玄成了。”

唐朝公假是一个月三天假,但这是固定的假日,其他的假日特别多,什么春节、清明、重阳都是七天假,中秋、腊八、端午是三天假,立春、立秋什么的也要放一天,冬至是七天。

还有什么佛祖释迦摩尼生日、老子李耳生日也都要放一天假,甚至后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都定为“千秋节”,不仅放假,而且还举国欢庆。

正说着韦挺呢,韦挺就凑了过来,笑道:“这一旬假日,太子于东宫设宴。”

李道玄脸色微变,李善嘴角动了动,苦笑着点头,“多谢太子殿下。”

不远处的司农少卿赵元楷看到这一幕,眼中满是羡慕嫉妒恨,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啊!

第六百九十五章 荣九思(上)

吃完这顿没滋没味的廊下食,李善看看时日还早,估摸着也就上午十点钟左右,这就下班是不是有点过?

要不回司农寺睡个午觉?

正想着呢,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笑着走近,“怀仁,许久不见了。”

“九思公。”李善嗔道:“上个月还登门了呢,难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哈哈哈。”荣九思大笑了阵,他是齐王府的记室参军荣九思,善诗赋,精算学,在长安名气不小,当年李善被李乾佑拐到长安县衙的时候,两个人因算学而结交,后来还一起启程去河北。

只不过后来李善押送粮草去河北,就此掀开了一段传奇,而荣九思留在了河南,最终随齐王李元吉无功而返。

此番回京,李善一个多月都在四处拜会,自然也没漏掉荣九思,算盘在长安、关内的推广主要就是这位的功劳。

荣九思看了眼李善面前空空如也的饭盒,又指了指一旁淮阳王李道玄还满满当当的饭盒,笑道:“这廊下食……可都是怀仁之责。”

“甚么?”李善一脸荒唐,李道玄出身宗室,自小锦衣玉食,吃不惯这种饭菜,跟我有个毛干系啊!

李道玄丢下筷子,连连点头道:“的确如此,与东山酒楼相比……”

李善都无语了,这都能埋怨我头上来?!

另一侧的韦挺笑着解释道:“司农寺下,上林署掌尚食,钩盾署掌飨燕宾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