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笼志士,古今齐哀也。
朱厚熜点点头,又摇摇头,道:“那读书人安定了吗?元廷待降元士人一样优厚,却为何被我太祖高皇帝这样的草寇之流夺得了天下?”
张居正额头上渗出冷汗。
读书人安定?
怎么可能会安定?
书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哪怕把整个天下都给读书人,读书人也不会满意,更不会安定。
正因为读书人,或者说书读的最多的那批人的不安定,使得天下跟着不安定,使得草寇之流无食可吃,揭竿而起,奋力发出了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要让国朝安定,先要让普通百姓安定,而士人,不可能安定的。
“朕最近时常在想,读书人在朝为官,双目不识五谷,双手无有缚鸡之力,双耳不闻民生之疾苦,这样的官员,这样的朝廷,会有真正安定那一天吗?”
朱厚熜望着那句“请进十万士子待仕”的话,叹息道:“几千年来,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至我大明,历朝历代的朝廷,哪个不是士人的朝廷?”
张居正惊骇了。
皇上的话透露了太多的意味。
圣言中满是对士人朝廷的指摘,难道说……张居正不敢继续往下想。
朱厚熜继续说道:“书,士人在读,农人也在读,工人也在读,甚至是商人也在读,偏偏士人高高在上,朕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张居正,你是内阁首揆,你来告诉朕,那些圣贤文章,几成用到了治国理政之中?”
张居正呼吸困难,勉强答道:“回皇上,或有一成。”
“依朕看,如果圣贤的道理有一百成,或许有一成吧。”
朱厚熜笑了,声音越来越冷,“圣贤的传奇,是时候落幕了。”
“皇上的意思是……”
“朕想变一变。”
朱厚熜站起了身,径直走向大殿门,竟亲手打开了殿门,大风呼啸而入:“士人读遍了人世间的道理,却连最起码的礼仪道德都遵守不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十万人待仕,不妨改一改,让读过书的农人子弟、让读过书的工人子弟试一试,想来,再坏也坏不过士人朝廷了。
而科举,就先停一停吧。”
农人朝廷。
工人朝廷。
停止科举。
这就像一记又一记的重拳,狠狠地砸在张居正的心口上,沉闷,难受。
张居正思绪很乱,连反驳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得暂做告退。
张居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玉熙宫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内阁,站在政务堂的门前,迟迟没有进入,仿佛失了魂魄。
一朵晶莹剔透的雪悄然间落下,正落在张居正的脖颈上,那一丝丝的凉意,竟然让张居正有种彻骨的寒冷,忍不住颤抖了下。
下雪了。
寒冬来了!
属于士人的寒冬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