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听到这话长出了口气。
还好还好。
只要不净身,什么都好说。
徐皇后却改变了主意,“可回应天少则一月,多则要走到春节之前,如此漫长的日子,让黄昏贴身照顾小宝庆,这确实有损名声啊,贴身小太监的事情,还是要落实下来,要不就给黄指挥净身了?”
朱棣若有所思,“倒也是可行,不过这样一来,咱们以后怎么面对三妹,所以此事还要从新考虑,其实还有个折衷的法子,反正小宝庆还有三年及笄,要不早点给她定个婚约?”
徐皇后不说话了。
她当然希望这样。
一边想让黄昏照顾宝庆,可又怕别真让黄昏给净身了,这样自己以后怎么面对三妹,可不净身,小宝庆也是豆蔻年华,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说句难听点的话,小宝庆都来了月事,可以当妈了,万一真发生点什么事情,小宝庆的名声怎么办?
如果她痊愈了,倒也不怕,大不了就是当个平妻。
可要是痊愈不了,这平妻怕是当不了。
朱棣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两夫妻同时看向黄昏,眼神期翼——这才是今日宣召黄昏来的目的,真以为朱棣会把治疗小宝庆的希望寄托在黄昏身上?
没有的事情!
朱棣和徐皇后是想趁着现在小宝庆还没有彻底痴呆,防止万一,先给小宝庆找个体面一点的夫君,而黄昏是目前顺天城内的最佳人选。
平妻就平妻了。
正妻徐妙锦,平妻也不算委屈小宝庆。
黄昏恍然大悟。
套路。
尼玛的都是套路。
不就是想趁着小宝庆还清醒,把她甩给自己吗,朱老板和老板娘你俩也太腹黑了,心里一点也不阳光,这种事直说就好,干嘛要给我挖坑?
就算没有痊愈的可能,到时候及笄了,我也愿意照顾她一辈子。
因为自己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
也因为……
心里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喜欢小宝庆的,不只是喜欢,是超乎喜欢的那种喜欢。
当个公主的贴身“小太监”没什么不好。
而且小宝庆能痊愈。
国之根本
说是尽快出发,不过朱棣耽误了几天,大战过后总有些事情要处置,抚恤烈士、奖赏将士这些安抚军心工作不可或缺。
之后,再一路南下回到应天。
几乎抵近年关。
朱棣回来后,只需要再参加一次大朝会全国就开始放假,而此刻京畿中一些老家在远方的官员,有回故乡打算的人早已经离京,剩下的留守官员大概就平日四五成左右。
是以这个大朝会很是寡淡。
折子倒是多。
兵部、五军都督府乃至于地方卫所,都有高官上折子,但说一事:榆木川战事,己方在拥有大好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为何还是惨胜?
请陛下给那一万余埋骨他乡的袍泽给个说法!
这是要追究黄昏的军事责任。
朱棣也是头疼。
追究吧,当时是自己让黄昏去钦差的,并赐安北将军,着二品朝服携兵符而去,甚至还给了他天子剑,这责任追究下来,不是打我朱老板的脸?
以后史书就会说我朱棣么得眼光。
不追究吧,那一万多将士死在关外,不说一万多,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因为黄昏的决策失误白白牺牲的,所以这得有个说法。
否则无法平军心。
从内心上来说,朱棣其实不太愿意追究黄昏的责任,抛弃上面的犹豫不说,朱棣知道以后的征讨外夷少不了黄昏的身影,而且黄昏还年轻,作为天子,你得给你的臣子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你也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
现在的错误不可怕,大明当下能承受。
至少黄昏很快醒悟了他的不足。
假设在未来,大明全力出征漠北,万一让黄昏总领一路兵马,而他那个时候才发现己身能力的不足,很可能导致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所以朱棣对这件事比较宽容,加上现在还需要黄昏治疗小宝庆,索性拖一下。
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于是对众多臣子说,今岁大胜,先有安南为交趾入我大明疆域,又有榆木川徐辉祖率军大破阿鲁台部,斩阿鲁台儿子马哈丹之首级,是天降神眷,值此万家灯火迎春之际,应普天同庆,追责之事,节后再说,然后朱棣又一阵云里雾里的给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官员一些有的没的虚的实的封赏,意思就是告诉他们,老子给你们好处,堵你们十多天的嘴,就别在春节让老子糟心了,让老子愉快的过一个春节,春节之后等草原雪化了,老子就要出征漠北,所以你们千万别给老子把军心弄散了。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一看,陛下都这个态度了,咱们还追着不放,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于是永乐五年年末的应天,一片祥和。
只有一个地方例外。
神机营!
朱棣给神机营那边拨款甚巨,哪怕过年也在郑亨的率领下练兵,而且随着兵器院那边在金银铜铁和火药资源足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生产火炮和火铳,但有产出,朱棣立即令人发往神机营,当火炮和火铳超过人数了,立即从京营、五军都督府的地方卫所抽调精兵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