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43节(2 / 2)

身在南京去管理草原,多少有点鞭长莫及。而在北平就不一样了,朝廷能够最大程度上管控草原,将那里转化为大明的天然牧场。

况且南方出了问题,多数都是折腾不起来,而草原上的敌人,就如同野火烧不尽的草,若不照管,不出二十年,那里又将会出现敌人,这里的敌人可能是瓦剌、鞑靼的族人,也可能是更北方潜在的敌人。

草原之大,大明消灭不了所有,如今之策,便是以北平为依托,向北、西北、东北发力。

况且未来大明是需要铺筑铁路的,一日夜行个八百里还是可以实现,这又保障了北平对外辐射的速度与能力。若待在金陵,纵有火车昼夜行进,也容易错失战机。

在朱允炆看来,未来大明对外的战略重心除了草原之外,只有两个:

其一,大海,航海。

其二,陆地,丝路。

航海需要造船厂,需要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南京这里已形成完备的体系,又处在长江边,各种条件极是便利。

造船厂不需要北迁,以南京为中心,发展造船业,支撑远航足够了。

但丝路开拓,向西进入中亚、欧洲,将大明的威名、物产、资源倾泻到西方,需要一个更北面的国都,需要一个更能泵送大明国力的国都。

从长远来看,从整体战略,未来布局来看,北平更适合做大明帝国的国都。如果将大明比作一个巨人,金陵是巨人的腹部,而北平才是心脏。

迁都!

谁反对都不行!

花费了无数人力,无数财力,这些年为北平营造的匠人、民力超出了二百万,眼下这马上完全竣工了,还敢跳出来反对迁都?

自己不是太祖,北平也不是凤阳,自己绝不允许北平成为烂尾楼。

朝会。

朱允炆拿起一封封奏折,目光冷厉地看着众官员,冷冷地说:“迁都乃是国策,多年前已是定下!眼下迁都筹备刚起,你们就站出来反对,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理由充分,浑然不将国之根本、国之大利放在眼中,满是个人私心!”

“朕不管你们上多少反对迁都的文书,也不管之前是谁反对,自今日起,谁反对迁都,那就留在金陵,留在南方!朕意已决,迁都势在必行!一应筹备加速,各部遣官分批先行,国子监、二炮局、兵仗局、科技局等,也分批前往。明年入秋,朕入北平!”

不容反对,不容商议。

面对强势的建文皇帝,百官实在无法反驳。

随着四方战事接近尾声,一场又一场大胜利,一个又一个强敌被打败,建文皇帝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这让他也更多了几分武断与果决。

反对迁都,留在金陵,那就意味着从京官变成了地方官,远离了权力中心,这对一干官员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

武英殿。

太子朱文奎,内阁大臣解缙、杨士奇,户部尚书夏元吉都在。

杨士奇面对有些愠怒的朱允炆,表态道:“皇上,朝中支持迁都者毕竟是多数,反对者更多的是一些御史、给事中与主事等,难登大雅之堂。据臣所知,六部与内阁态度一致,坚定支持迁都。”

朱允炆微微摇头,目光冷厉:“御史偶尔站出来一两个反对正常,可站出来二三十人一起反对,那就说明有人授意,想通过这种联合上书的方式改变朕的意志!”

解缙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解缙走出来说:“迁都势在必行,顺之者荣。皇上发了话,想来他们不会再反对。只是臣有一事,还需皇上定夺。”

“讲。”

朱允炆沉声。

解缙直言:“迁都北平,对南京损伤必是不小。先前虽有弥补之策,以造船产业为支撑,并保留南京国子监,然这些举措依旧不够。臣恳请将南京定为陪都,并留太子居于此,一来安稳民心,二来有个皇室之人照料南京,三来告知天下南京仅次于北平,地位仍在,四来南京位置极是重要,是太祖开国之地,当保留一定文武官员、军士照管皇城……”

朱允炆摆了摆手:“大明不需要陪都,太子也不需要居留南京。南京皇城只需留守一些年老宦官、宫人,一批亲卫便是,至于六部、大理寺、刑部等衙署,则摘去门匾。南京中事,交应天府府尹负责。”

解缙有些惊愕,杨士奇也有些震惊。

朱允炆明白他们的用意,也清楚他们的考量。

设南京为陪都,好处是有的,这就像是一个冗余备份,若是有朝一日北平待不住了,或因为某些缘故待不了了,还能撤回南京来。

保留机构和人员,进退都方便。

事实上,在历史中朱棣迁都之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也一样想回南京,并不想待在北平。

只不过朱高炽迁都回南京的准备还没做好,自己先去找朱棣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去了。

而朱瞻基考虑到自己年纪还小,不怎么想去陪爷爷,加上那段时间南京频频地震,想着回去之后睡不安稳,索性也就搁置下来。

大明迁都北平的过程并不是坚定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折,再波折。

朱允炆不允许这种波折继续存在,什么陪都,什么行在,南京没六部,不留一套班子,大明唯一的政治中心就是北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它相提并论!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南京不会衰落

不留后路,方能一往无前。

若留着一个陪都,保留着一套完整的班子,这不利于朝廷的治理,也容易给人一种还能回去的念想,若后世子孙之中经不起官员游说,转而再迁都回去,那朱允炆恐怕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再说了,金陵若保留一套班子,那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虚职,只有兵部有些权,但这实在是浪费钱财。养着一堆没用的官员,一养就是二百多年,实在是得不偿失……

至于礼仪事,老朱埋在孝陵,走不了,但礼官还是可以走路的,一年出差几次就行了,反正天津港船只也快,实在不行可以走京杭大运河。

解缙见朱允炆态度坚决,不好再劝说。

夏元吉上前,询问道:“皇上,那南京产业上,是否应该多加布置?此番迁都,必会抽走南京太多气血,若不及早做安排,恐怕这里想要再次恢复繁华,需要数年乃至十年之久。”

迁都带走的不止是皇室,还有官员,还有不少富户也会跟着去,这些人大部分又都是消费主力,一旦迁都,许多人家很可能因为卖不掉货物而倒闭,许多靠金陵过活的百姓很可能连做工都做不了。

比如南京众多码头,那里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农夫搬运货物。若货物卖不掉,那商人自然不会再进新的货,码头上出劳力的百姓自然就没了生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