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413.第413章 他们奔向长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413.第413章 他们奔向长安(2 / 2)

王九思道:“为何不必呢?你虽是僧人,但你也是唐人,岂有他国欺凌唐人的道理。”

玄奘又一时语塞。“我姐姐也出家了,倒是十分仰慕你。”

“贫僧还未想入寺。”

王九思摇头道:“你误解了,我是希望你能劝我姐姐还俗,她出家的时候,家母很伤心,几次要去看望姐姐,都被拒之门外,我们一家人从此分离。”

玄奘稍稍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这张饼,有些进退两难,又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年轻人,他提出了一个不好拒绝的理由。

他的家人分离与手中的一张饼,让玄奘陷入沉思。

王九思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看书。

玄奘也没有吃手中的这张饼,而是坐在路边思量着。

翌日早晨,王九思再一次打开家门的时候,就见到了出家多年的姐姐回来了,他再回头看去,见到了母亲已哭成了泪人。

玄奘站在远处看着团聚在一起的一家人,他也由衷地笑了笑,而后默不作声地离开,继续走在了路上。

当走到一处河边,玄奘依旧想不明白。

而就当他坐在河边思索之时,有一伙村民正在呼喊着,玄奘回头看去,见到了张贴在墙上的布告。

这是朝中让各地张贴的布告,就在去年,三百名御史下了扬州,将整个扬州查了一遍。

人们都在议论着此番扬州的事宜,玄奘就见到了布告中的话语,三千余僧人成了隐户,逃避赋税,被查了出来。

直到周遭的人都散去了,玄奘还站在原地,看着这个布告……出神不语,他想起来当初离开长安之前,与陛下的一场对话。

为了社稷,皇帝会杀一些人,并且也会有一些人,死不足惜。

现在皇帝正在用行动告诉天下人,他正在这么做。

玄奘沉默不语,而在周遭人们的话语中,都在感慨现在的律法森严,以前的皇帝肯定不会在意这些的。

现在的皇帝很在意,并且下令彻查。

四周的村民没见过皇帝,玄奘见过。

“玄奘!”

听到呼喊声,玄奘回头看去,再一次见到了王九思。

王九思拿着一袋干粮,背着行囊,快步跑来道:“这给你。”

玄奘接过对方递来的干粮,双手合掌,念了一声佛号。

王九思道:“多谢,你让我姐姐还俗了。”

玄奘道:“这多半能弥补一些心中的愧疚。”

王九思见到了张贴在墙上的布告,知晓玄奘话语中的意思,他道:“我要去长安了。”

“你要去见你的父亲了吗?”

王九思摇头道:“我要去参加科举了,今年的科举五月就开,我先去洛阳,再去长安,今年的三月应该能到长安,你与我不如一同前往。”

玄奘摇头道:“贫僧还有余下的路要走,不能同行。”

王九思道:“你还要去哪里?”

玄奘的目光又一次落在墙上的布告上,缓缓道:“与陛下有个约定,在没有完成这个约定之前,不会去长安。”

王九思失笑片刻,“你是个很固执的和尚,也对……你若不固执,说不定也不会一路前往天竺。”

玄奘行礼道:“人间还有很多不平事,可以多走走,多看看。”

王九思又道:“你离开中原十余年,的确应该看看现在的天下。”

听到对方话语中的豪迈之气,玄奘问道:“你就不怕去长安的路上,遇到劫匪吗?”

王九思爽朗地笑道:“玄奘,你从长安一路来到河北遇到劫匪了吗?”

玄奘摇头。

“你既然都没有遇到劫匪,我还有什么好怕的,现在已没有这么多的劫匪了,但凡那个村县有闲汉,都会被抓到作坊中劳作,各县看管得很严,长安,洛阳,河北各地,乃至辽东,皆是如此。”

“所以呀。”王九思的话语停顿了片刻,他笑道:“所谓安宁盛世,那都是官府严苛地按照朝中规矩所营造出来的,现在的官吏都很辛苦。”

“九思!走了!”身后传来了同龄人的喊话声。

王九思提了提肩膀上的行囊,他又道:“玄奘,等我科举及第了,我就带着家母与姐姐去长安住,再也不需要去理会家父了。”

玄奘念了一声佛号,眼神中多有祝福之意,与他告别。

他一路跑到伙伴身边,一边喊道:“玄奘,你回长安后,一定要见我!”

王九思的话语声在四周还有回响,惊起了远处的一片鸟群。

玄奘见到了这些少年人的笑容,他们三五成群,离开了家乡,一路结伴朝着长安城而去,一路上还说笑打闹,或者是一起读书。

大唐施行科举很久了,科举之风也越来越兴盛。

玄奘站在原地良久,又见到王九思的母亲,还有他的姐姐,正站在村口送别。

而后,玄奘吃着那个少年人送的干粮,继续一路东行。

在路上,玄奘又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要奔赴长安城,前去科举。

这种光景是玄奘从未见过的……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要奔赴长安,有的是孤身一人,还有人一家人一同去,或者是成群结伴。

他们不害怕,因为即便是科举落榜了,也能在长安找到活计,或者是去支教,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似乎只要去了长安,他们的一生就会有更闪耀的光芒。

长安城,成了他们梦想中的地方,一个可以让他们冒险,让他们成长的“战场”

乾庆三年的三月,关中各地已回暖。

一骑骑快马来到长安城前,骑着快马而来的是各地的官吏,他们纷纷递交文书。

而在长安城内,刚结束休沐的朝堂再一次忙碌起来,经过崇文馆,弘文馆,文学馆递交的名册,吏部整理之后,发现今年的科举恐怕是规模最空前的一次。

自大唐施行科举以来,这一年来参加科举的人数,前所未有地多。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