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519章 待价而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19章 待价而沽(1 / 2)

第519章待价而沽

站在怛逻斯城下送别了这个塞人猛汉,裴炎又道:“你很了解塞人吗?”

白方解释道:“以前我是龟兹的僧人,我看过龟兹很多的书,以前的塞人是很强大,后来中原的皇帝将西域打下,西域各地也出现了各种战乱,再之后塞人也好,回鹘人也好,突厥人也罢,人们迁徙到了天山以西。”

说着话,白方又迟疑了良久,解释道:“聚居的塞人越来越少了,当年波斯还在时,有很多塞人成了波斯人,之后就很难分清波斯人与塞人了,再之后波斯没了。”

有时候感觉白方这人还是很多愁善感的,当他说起这段往事时,明显有着悲伤的神情。

裴炎怀疑,白方的身世多半与塞人有关。

其实这一次去大宛城拿下这些战马,遇到这个塞人猛汉倒也是个意外。

城楼上响起了鼓声,众将领听闻鼓声便知是大将军相召,这才走入怛逻斯城。

狄仁杰将马匹交给军中的马夫照看,便跟着裴炎一起走上城楼。

此刻的城楼内已有不少人了,狄仁杰坐到一旁,扫视着在场的人,薛大将军最后一个进入城楼。

狄仁杰挠了挠自己下巴的胡子,又短又密的胡子着实难受,像是一圈刺围着下巴,心说自己也年有二十岁了。

二十岁的年纪,放眼军中这个年纪的男子,算不上年少了,大可以成为老兵之流。

二十岁的老兵嘛,在唐军队伍中,是很常见的。

狄仁杰拿起桌上的一卷书,道:“这是朝中送来的?”

裴炎解释道:“是啊,朝中刚送来的文书,听说娄师德也快到了。”

狄仁杰笑道:“这位娄御史真是人还未至,文书先到。”

这卷文书是兵部尚书于志宁让人送来的,狄仁杰虽说嘴上这么说着,这卷文书的确与娄师德无关。

文书所写是朝中的近况,军中已很少关中在募兵了,并且在科举与支教中多了一个从军的选项,以至于多数十五至十七岁的孩子,在得不到支教名额又在崇文馆考试考不过的情况下,想要得到科举名额也只有从军两年这一条路。

如果科举落榜了,也大可以继续在军中留任两年,但凡留在军中都是两年为期,中途是不能退的。

因此每一个决定都要慎之又慎,这也导致崇文馆在各地折冲府中掺了不少新兵,让诸多折冲府的大将军没少折腾。

学子能入军也好,在军中的确很磨炼人,朝中也不像当年那样是个学子就能去支教,现在能够去支教的学子都是经过挑选的,不再以优良为主,而是直接按照年龄划分,十九岁以下的学子都不能去支教,每个去支教的年轻人,地方必定有一个持重的老夫子主持事宜。

大唐的支教事业也开始变得更加精细了,而学子想要在朝中入仕为官的成本也更高,如果一个学子从七岁开始蒙学,读书到十五岁,如果学得够好,最快十五岁就能入崇文馆。

而后入军中锻炼两年,等这两年结束也就十七岁了,那么之后的学子就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参加科举,落榜之后再去支教,又或者继续留在军中。二是留在军中或者是去支教两年,按照朝中两年一次的科举,再支教两年,接着科举循环往复直到入仕为官或放弃。

当然了,朝中也是培养武将的,如果学子在军中有立功也可以在军中任职,留在军中四五年待十八九岁了,按照资历也可以得到一个军中职位,大量的年轻学子发往军中,按照府兵旧制在各地折冲府戍边屯田。

狄仁杰看着这卷文书,心中感慨,相较于以往的选人方式,又或者是选人制度,大唐相较于前隋朝与南北两朝,大唐已有了一个完整的选人以及人才储备条件。

皇帝想让全天下的孩子都读书,读了书的孩子再去从军或者是科举。

从五岁或者最晚七岁开始蒙学,一个孩子读书识字十余年,放眼天下能够读这么久的孩子并不多。

狄仁杰觉得皇帝的理想是好的,但也正是因皇帝的理想也太好了,这天下怎么能让全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

狄仁杰自觉没见过别的皇帝是怎么做的,但至少这个理想要实现,就必须要有一个十分强大的皇帝。

也必须要有十分厉害的朝政集体。

看罢,狄仁杰将其放下,闭目养神着。

城楼内又传来了另一波议论声,是从外面传进来的,听着声音是太子的话语。

李治与李慎带着於菟来到这里,众人也都到齐了。

身为葱岭道行军主管,梁建方自然是坐在上首,先看了看边上的太子。

意识到马上就要打仗了,於菟道:“还请大将军下令。”

太子一开口就是大将军下令,让梁建方很受用,一张巨大的地图从墙上挂下来,朗声道:“小勃律国送来消息药杀水以西的石国与康国都已投效了大食人。”

这其实是几天前送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

狄仁杰道:“我们把大宛王子杀了。”

另一头的高侃,他端着碗的动作明显一滞。

在这里的将领有很多,狄仁杰就觉得自己与裴炎,薛仁贵,裴行俭,白方算是一路人马。

而在另一头,晋王,纪王与太子,还有飞虎队的程处默,李景恒,算是一路兵马。

再之后,李孟尝,高侃算一路兵马。

钦陵所带的吐蕃兵马算一路。

而后方的刘仁轨与娄师德也算一路兵马。

而在碎叶城的文官还有张大安与李义琰。

再者说小勃律国号称五万兵马,在这里的唐军自始至终没有见过小勃律国的大军。

王玄策与天竺崇文馆主事刘弘业,他们两人时常会送消息过来,但众人也没过天竺的兵马。

听狄仁杰说他们将大宛王子杀了,众人神色各异。

梁建方道:“怎么杀的?”

“禀大将军,军中缺少马匹,不得已而为之。”薛仁贵先开口了。

裴炎递上一卷牛皮包着的书卷,解释道:“早在半月之前,小勃律国的人送来消息,有一个安延偃的胡人打算将大宛的天山汗血马卖给大食人,这些战马不能落入大食之手。”

狄仁杰也道:“我们杀了一个几个大食商人,也杀了几个大宛人,其实大宛王子不是我们杀的,我们只是想要战马,大宛王子死在了那个塞人手中。”

李孟尝道:“不论怎么解释,大宛人都会觉得是唐人杀了大宛王子。”

程处默满不在乎地道:“那又如何?有本事现在就杀到怛逻斯城下,来试试某家的陌刀。”

话音落下,城楼内安静了片刻。

也正如程处默所言,大不了打一仗,反正大军出来就是打仗的。

只是现在的天气依旧寒冷,这葱岭高原上的四月还能看到遍地的积雪,这里的冬季十分漫长,温暖的夏季十分短暂,终年不化的雪山,高山草甸边的河流边还有不少冰渣子。

以前的波斯人称这里为帕米尔,意思就是屋顶,波斯人将这里比作是大地的屋顶。

如今高原依旧在,但给这里取名的波斯已经灭亡了。

李景恒问道:“安延偃是什么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