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大王万万不可!> 大王万万不可! 第1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王万万不可! 第141节(2 / 2)

高洵之:“…………”

他怒了:“行兵打仗于你们而言只是儿戏吗!还巴东、竟陵,你们可知这两郡在什么地方,离陈留又有多远?!”

张别知愣了愣,宋铄则皱着眉的解释:“怎么会是儿戏,丞相你也听到了,张别知说的没错啊,金陵此时就是缩头乌龟,若此时不取,那就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高洵之:“我没说不取。”

宋铄:“???”

那你什么意思?

沉着脸,高洵之走到一旁,把柜子里的大号舆图取了出来,指着淮水发源地的另一侧,高洵之说道:“从荆州取道,西边是竟陵郡,东边是义阳郡,义阳更加富庶、沿北还可进入庐江郡,若占了这里,日后我们再攻打金陵,便不必走淮水了,直接从义阳进去就是了。”

宋铄:“……”

张别知:“……”

不愧是最老牌的镇北军之一。

姜还是老的辣啊。

三人嘀嘀咕咕,把何时举兵商量了一下,十万人当中宋铄想要出两万人,无论如何都要把义阳打下来,为镇北军争一口气,说实话宋铄觉得两万人都不够,义阳也是个大城,当地太守拥兵自重,虽说在金陵眼皮子底下,他不可能有太多的兵马,但人家关起城门来,外面的人也只能干瞪眼。

听到他们在商量打义阳的事,地法曾突然走进来:“给我一万人,我就能把它打下来。”

室内突然寂静下来,整个王府只有萧融是真的欣赏地法曾,且给出了他的信任,其余人还是对他的出身有些不安。有那么几秒的时间,屋子里都没人说话了,地法曾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他还是站在这。

宋铄神色如常的开口:“一万人?若你打不下来,还令这一万人损失惨重怎么办。”

地法曾:“愿军法处置。”

宋铄:“……”

到时候兵没了,你也跑了,我处置谁去?!

他根本就不想答应地法曾,但这段时日一直都是地法曾保护他们的安危,饶是宋铄也说不出太过讽刺的话,所以才想让他知难而退,谁知道人家居然都要签军令状了。

而这时候,张别知上下打量着地法曾,很是怀疑的问:“这可不是吹牛的时候,只带一万人,你怎么把一座城池打下来。”

地法曾看他:“说了你也不懂。”

张别知:“…………”

高洵之新鲜的看着地法曾,原来这人也有脾气,不过目前好像只在张别知面前能发出来。

张别知被地法曾气了一下,他用一副要找茬的模样盯着地法曾,但半晌,他突然扭头,气鼓鼓的对宋铄说:“给他一万人!但我要跟他一起去,我要看看他到底怎么把义阳打下来!”

说到这,他还问一旁的高洵之:“那这样我是不是就算他的上官了,毕竟我是去监督他的。”

高洵之:“……”

宋铄看着他俩,觉得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他是想报复报复南雍,但他没想拿镇北军打水漂。

结果在宋铄犯犹豫的时候,居然是高洵之答应了他们,发现高洵之真的愿意给自己这个机会,地法曾表情虽然没变,但他下意识的握了握拳,张别知领了一个监军的职责,看着也挺高兴的,还没出门,就已经跟地法曾炫耀上了。

这俩人吵吵闹闹的离开,等他们出去了,宋铄才一脸不赞同的看向高洵之:“丞相未免太鲁莽了!”

高洵之瞥他一眼:“那你刚才怎么不制止我?”

宋铄:“……”

自然是因为他的部分内心也是想答应的,他知道这两人都信不过,但他也知道这两人都有能力。

高洵之笑了笑,说起另一个话题来:“张别知真是变了很多啊,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还学会如何照顾别人的面子了,他哪里是想监督地法曾能不能打下义阳来,他是要去监督地法曾能不能信任。这孩子跟大王有些像,虽说他平日里总是看不惯地法曾,但这么久过去,地法曾在他心里也算是有一席之地了。”

宋铄接着高洵之的话说:“所以他愿意这样做,也是做好了割裂这份情谊的准备,他已经知道孰轻孰重了。”

高洵之点头:“也不仅是他,还有地法曾,还有你和我,我们或多或少都变了一些。若是十日之前我绝不会同意你们拿陈留的守军去冒险,但如今,捷报传来、得知大王打了胜仗,我的想法就变了,或许咱们也可以冒险一次。”

宋铄却忍不住的皱眉:“要是他们失败了,或是出事了……”

高洵之:“无妨。”

宋铄一怔:“无妨?张别知要是没有活着回来,也无妨?”

亲疏远近如此,宋铄虽然也在乎那一万大军,但他又不认识那些将士,此时他第一反应的,还是这个虽然有点笨、但心眼不坏、意外的还挺会照顾人的同僚。

高洵之转过身,看着宋铄,他的眼神有些无奈、也有些复杂,像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宋铄解释。

“是啊,无妨。进了军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棺材,你可知我送大王出征过多少次了?将与兵,有时候区别也不是那么大,无论他们是否安好,又是否对得起我的信任,过一段时日,终归还是无妨。尽人事、听天命,若伤筋动骨了,那就好好养伤,然后再爬起来,继续做之前的事,人活一世,要经历的无奈与无能太多了,你是个严于律己的好孩子,但有时候我希望你能接受这些无奈,思虑过重的人总是活得比旁人艰难一些,而世间的事,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沉重、那么复杂。”

宋铄望着他,眼睛不安的动了动。

没遇上事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样的性子。

大概是……出人头地、封侯拜相这条路,已经不再是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了,他以为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一切,谁知道还要背负这么大的责任。

他不愿犯错,不愿打破自己的完美记录,于是他把什么都看的特别重。

有萧融在的时候,这压力在萧融肩头,他只要出出主意就好了,但萧融不是围着他转,而是围着大王转,所以现在他走了,宋铄无人可依赖了。

犯错和无法独立之间,究竟哪个更让他感到羞愧?

宋铄垂头,也默默的走了。

高洵之看看他,然后摇了摇头,就像对待张别知一样,高洵之也不怎么担心宋铄,儿孙自有儿孙福,能想通的很快就会想通,想不通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