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第218章 还是别问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18章 还是别问了!(1 / 2)

第218章还是别问了!

乔喻并不知道因为他装过头了导致此时的彼得·舒尔茨的愁肠百转。

他正处于兴奋之中。

如果不是他不喜欢喝酒,觉得不管什么酒都难以下咽,都想要去弄一瓶酒,来跟彼得·舒尔茨煮酒论英雄了。

不对,有一种甜丝丝的米酒还挺好喝的,而且特别适合温着喝。可惜了他这里没有……

不然一定去弄个炉子跟老彼得一边温酒,一边讲这个故事,然后两个人晕乎乎的把当代世界数学界的大佬们鄙视一圈。

他怎么就没想到压根不需要完美的去控制,只要让全局不超出控制就行了呢?这就转化成了一个数学上最为简单的最优化问题。

这一刻乔喻只感觉豁然开朗!三天时间足够他把整个理论给完善一遍了。

哪怕做报告那天还不能解决得尽善尽美,问题也不大。

他又不是投论文,这些关键部分能解释清楚就足够了。

而且根据他的经验报告会上如果说一些新的东西,台下能及时理解的人也不会太多,更别提说挑出什么漏洞了。

当然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大概也不会刻意去做这件事。

乔喻的思维公认非常缜密。作为乔喻两篇论文的审稿人,彼得·舒尔茨不止一次在朋友面前说过这一点。

那个时候乔喻还没拿菲尔兹奖,彼得·舒尔茨是单纯从一位数学教授考察学生论文的角度所做的分析。

原话是很难相信一个还没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能够写出思维如此缜密的论文,他抱着挑毛病的心态去找论文的漏洞,都找不到。

毫无疑问,对于彼得·舒尔茨这种身份的教授来说,这种评价已经相当高了。

“彼得,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不认可我的想法?”见彼得·舒尔茨一直没有回应,乔喻云淡风轻的问了句。

“不,我只是在思考。”彼得·舒尔茨摇了摇头,否认了乔喻的说法。

“那就是认同了!我打算在十六号的报告会上讲讲这个,你觉得怎么样?”乔喻又开口问道。

彼得·舒尔茨苦笑道:“十六号是你的专场报告会,你想讲什么都行。又不是数学家大会,需要征求组委会的意见。

至于乔喻模态空间我个人认为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选题。只是你应该多邀请些数学物理方面的学者,相信他们会对这些很感兴趣。”

这话乔喻很爱听,只要彼得·舒尔茨认可了就行。这样他就能大大方方的跟对方聊天了,于是开口就给出了保证。

“所以相信你也可以理解我最近有多忙了。不瞒你说,主要就是我想在报告会上跟大家讨论乔喻模态空间,所以这段时间才会这么忙。

你放心,彼得,等这次报告会之后,我就能腾出时间了,到时候你再找我肯定就不会敷衍了。咱们一起把你的凝聚态数学给做出来。”

彼得·舒尔茨复杂难言的看了眼乔喻,摇了摇头说道:“这次报告会之后你怕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闲不下来,其实我能理解你很忙。

事实上所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在拿到奖项半年的时间里都很忙。我当时也是一样。我记得那时候会有太多无法拒绝的邀请。

游走在各个高校跟研究机构之间,天天都有做不完的报告跟讲座。所以当我知道你拒绝了很多邀请,打算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之后再去别处做讲座,我才那么着急。”

乔喻恍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其实彼得·舒尔茨知道自己会很忙,但没想到自己忙的东西跟他想的不一样而已。

乔喻当然知道彼得·舒尔茨说的是实情。在田导的不停念叨下,他已经养成了每天都会看看邮箱的好习惯。

自然能看到邮箱里那一封封邀请函。而且这还只是发到他邮箱里的,还有希望通过田言真跟袁老邀请他去做讲座的。

国内的,国外的,太多了……

也算是让乔喻理解了轿子众人抬的意思。

不过乔喻压根就没打算接受太多邀请。

一方面是田言真跟袁正心都不建议他近期再出国。正巧乔喻自己也懒得再出去。

说实话这次费城之行虽然他全程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酒店里,不过这一路上的风景还真让他对国外的城市失去了兴趣。

外头有的华夏都有,而且明显还更好。至于那些华夏没有的东西,乔喻也不太喜欢。

比如酒店房间里每隔一会就能听到刺耳的警笛声,也不知道是费城的警察叔叔太敬业又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至于国内的邀请,其实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华夏高铁交通太发达了。最重要的是,高铁上也有网络。手机热点一开,商务舱里也可以正常办公。

“放心吧,舒尔茨教授。相信我,这次报告会开完之后,我的时间很多的。我跟其他人不一样,田导也说了,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是到处讲座。

所以下半年我主要就忙一些博士论文跟答辩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为走个过场,所以接下来半年我会有很多时间。这次我能保证。”

乔喻情真意切的说道。

彼得·舒尔茨目前看来还挺厚道的,众所周知,乔喻对厚道人其实一直都挺不错的。还是那句话,同行厚道人越多他越好混。

只是彼得·舒尔茨还是摇了摇头,意兴阑珊的说道:“也不用这么上心,这次回去之后我打算重新审视这个项目的必要性,我会跟团队的人讨论之后再决定这个项目是否需要继续。”

这句话让乔喻愣住了,诧异道:“放弃了?为什么?你研究这个项目好多年了啊,这个时候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彼得·舒尔茨洒然道:“其实没什么好可惜的。你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在拓展之后,其实也能实现那些功能,说不定还你能实现得更好。”

乔喻连忙说道:“但这并不涉及到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数学定理的证明。起码我目前的研究这一块还是空白。”

彼得·舒尔茨苦笑道:“你是不是对凝聚态数学有什么误解?我们的工作是将那些数学定理改造成电脑能看得懂的形式,来训练人工智能进行辅助性定理证明。

实际上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也可以做类似的改变或者说翻译。区别仅在于我们用哪种方法让电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定理。”

乔喻连忙劝慰道:“我知道,但那意味着又要重头开始。更意味着之前你多少年的时间都浪费了!这怎么能行?你听我的,舒尔茨教授,这个事业千万不能放弃!

更别提据我所知,数学界已经有很多人使用你的凝聚态数学验证一些复杂定理,这代表着数学界对你的认可,怎么能说不做就不做了?这是对团队其他人的不负责任!”

开什么玩笑?

这套系统对于乔喻来说可是有大用的。虽然没有太多时间去帮着彼得·舒尔茨一起研究,但之前研究的资料乔喻换脑子的时候已经都浏览过一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