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来到子所在的村子时,也就是大约五、六岁样子,可能她皮肤过于白皙的缘故,她的头发愈显得发黄,子那会儿就对影说,你头上的黄毛就像咱南坡上那一片胡乱长的蒿草。
影是跟她母亲从一个至今子都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来到她继父家的。她继父在子所在的村上是个有学问的人,大家都敬称他为邹先生。据说邹先生在本地一所完全小学校工作,但他没有教学任务,只是在学校做些财务管理,尽管如此,村上对他这个文化人还是比较敬重的,邹先生呢?也的确像个先生,长相斯文,说起话来不紧不慢,而求把握的比较好,让人听起来很有政治水平。
影的母亲是邹先生的第三位夫人,亏了邹先生是个文化人,否则乡下的闲人还不知怎样栽俳他哩!子知道栽俳这个词的意思,无非是说邹先生花心罢!子是不必顾忌这些的,他觉得新来的这个黄毛丫头倒挺好玩,模样长得怪好看的,总是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从不跟人打闹咋哇,也不跟谁争抢什么,文里文气,是个很乖巧的孩子。
子就喜欢和影在一起,但村里其他的孩子总爱欺负她,原因是邹先生家的成份不大好,是村上的富裕户。子到现在都记得,影和他从来都没有在一起红过脸。
影比子好像早上了一年学,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两个好朋友的正常交往。次年,子也上学了,常常都是影来叫子一起出门,放学后两人又互相等着一起厮跟着回来,真正是两小无猜。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中一晃而过,他们也从小学走到中学。
上个世纪,在教育要革命的情况下,从中学初中段进入高中段,一般是要通过考试加推荐,最后确定能否继续高中学业的。缘此,子的考核成绩和他在学校的为人,得以继续上学。影呢?或许是家庭出身的原因,只好回到了生产队上,接受贫下中农的在教育。这也是那个年代最时兴的说法了。
子上高中了,但他丝毫没有小瞧影的意思。相反,礼拜天或寒暑假期,他和影都是在一起劳动,譬如,锄玉米、割麦子、到山上修梯田,等等;他们两个几乎形影不离。
影在初中时曾交有一位男生明,影和明两个人很谈得来,而子和明也是好朋友,因此,影、子、明经常放学后走在一起,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再后来,明的一位朋友提醒子:干吗总要搅和人家呢?子不解,那生便明说了,人家两个人早已好上了,你不要老跟着人家一起走!这么一说,子才恍然大悟,以后再也不和他们两个一起走了。时间一长,影就问子,干吗一个人回家?子就吱吱唔唔,说一些不搭杆的理由。好在,影也没再追究下去。
初中毕业后,子和明还在一所中学读高中,两个人本来就是好朋友,因此,子和明又像在初中时一样,每天放学的时候,两个好朋友互相等着对方一起走出校门。只是,此时影不再和他们一起上学了,但是子和明总会提到影如何如何,每每都是子把影的情况说给明来听,后来,明就借一些比较好看的小说给影,而借书与还书也都是通过子来完成的。
直到有一天,影做出了一个突出人意料的决定,让子和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影是在别人的撮合下,去见了她平生第一个要嫁的男人,子至今还记得那天上午,影不知为什么没有来上工,而在往常,影从来都不会耽搁上工的。但是到了下午,影却来了,她红着脸,就把她去相女婿的事儿第一个告诉了子。子很震惊,觉得影不该在她十六、七岁的年龄就想着把自己嫁出去。但嫁与不嫁是人家影的私事啊!子觉得自己很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个下午,子很少和影说话,甚至是有意识地和影疏远。
等到上学的时候,他就把影相女婿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明,两个人一路上都是关于影的话题,都在诉说影的不是,再再后来,子几乎躲着影,是什么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虽然子一直压抑着自己不去想影,但内心深处,却无时不刻地向着影。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子心里忽然问起自己来:
你是不是爱上了影?
如果是,那么影会不会也爱上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