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02章 号令严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02章 号令严明(2 / 2)

“今夜我连发十箭,杀敌十人!何罪之有1

就连刘阏陋头也在为呼延牢虎求情:

“桓公,勇将难得,请留牢虎一条性命,让他能够在战场上戴罪立功1

桓熙却不卖这个人情。铁弗匈奴屡败屡战,缺的不是勇士,而是军纪,他不理刘阏陋头,直接喝问呼延牢虎:

“我且问你,我的军令,是让你过河只放五箭,还是让你十箭毙敌1

呼延牢虎无言以对。

桓熙看着集结在将台下的匈奴弓骑,用他临时学习的匈奴语,大声道:

“功是功,过是过!呼延牢虎杀敌十人,他的家人自能得到应有的赏赐,但他违背军令,我亦不能留他性命1

随着桓熙一声令下,顷刻间,包括呼延牢虎在内,两百余颗人头落地。

而呼延牢虎再与邓羌较量的愿望,也随之化为了泡影。

正当匈奴弓骑人心惶惶的时候,桓熙又命人运来一批绢布,足有三千匹。

桓熙指着这些绢布道:

“为将者,自当赏罚分明,今夜出营之人,但凡能够遵奉我的军令,箭壶留有五矢者,皆赏绢布一匹。”

剩余的两千七百多名弓骑无不振臂欢呼,为自己得到赏赐而高兴。

在旁观看了整场大戏的七千匈奴弓骑同样大受震撼,明白了军令的威严。

直到此时,刘阏陋头才反应过来,桓熙让他们渡河放箭,根本就不是为了袭扰苻雄,而是要借着机会立威,得以号令森严。

匈奴弓骑们已经散了,而刘务桓也得到消息赶了过来。

他来时已经看到了被悬挂在营门外的二百余颗首级,也从中认出了部落中赫赫有名的呼延牢虎。

“桓公,何至于此。”

刘务桓不敢在桓熙面前表露不满,只得无奈叹息道。

桓熙并不回答他,只是反问道:

“左贤王可知道匈奴当年为何能够称霸草原?”

刘务桓不假思索地答道:

“自是冒顿单于之功。”

桓熙哼道:

“既然知道,何不闻鸣镝弑父一事。

“若非冒顿治军严明,岂有匈奴昔日之盛。

“如今铁弗部屡遭败绩,依我看来,就是军纪涣散的结果。

“冒顿能够舍弃他的坐骑与心爱的妻子,今日我为左贤王重整军中纪律,莫非左贤王还舍不得一个呼延牢虎1

作为匈奴左贤王,刘务桓当然清楚冒顿单于上位的故事。

冒顿曾给麾下将士立下一个规矩: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最开始,冒顿是将响箭射向猎物,此后,冒顿又将响箭射向坐骑与妻子。

凡是稍有迟疑之人,都被冒顿杀死。

最后,冒顿趁着打猎的机会,将响箭射向自己的父亲。

有过之前的教训,冒顿麾下的将士也毫不犹豫的拉弓射向头曼单于。

战事紧急,桓熙没有太多的时间与这些匈奴弓骑们慢慢磨合,只能出此计策。

随意给匈奴弓骑们安排一趟任务,而后杀人立威,让他们明白,必须要遵照自己的军令行事。

否则,纵使有功,那也是罪过。

桓熙不需要这些匈奴弓骑们有自己的想法。

听他的,一切都得听他的,无论自己下达的军令是对是错,都要他们一丝不苟的执行。

历史上,在桓温伐蜀的关键一战中,鼓吏误将退鼓,敲成进鼓,纵使阴差阳错立了大功,按理说,真要是论功行赏,这么大的事情,鼓吏应该不可能籍籍无名。

仔细想来,恐怕也是被桓温在战后所杀,以正军令,免得有人效仿,违抗军令,自作主张。

桓熙的喝问让刘务桓哑口无言,只得告辞离去。

而桓熙离开弓骑大营时,也感受到了匈奴弓骑们投来的敬畏目光。

自古以来,从军之人,不恨主将杀人立威,就怕赏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隋朝名将杨素在战前总要派出一两百人与敌交锋,不胜皆斩,继而派出两三百,不胜则再斩。

杨素治军固然严厉凶狠,但能赏罚分明,所以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因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桓熙走出营门,那些狰狞的人头依旧悬挂在那,桓熙心道:

‘今日借你们的人头一用,战后,我必会让你们入土为安。’

随即领着晋军将士头也不回的离开弓骑大营,只留下送他出营的刘阏陋头在寒风中凌乱。

刘阏陋头心里感到一阵后怕:

‘倘若我不慎忘记了只发五矢的军令,多射一矢,或者少射一矢,桓公是否也会将我处死。’

这个问题,刘阏陋头注定不会有答案。

此前,他在自己的箭壶里留足了五支箭矢,此后,他也不敢擅自行事。

沃野县内,苻雄一夜未眠,一直等到天亮也没有等来桓熙的第二波袭扰,只得将营中事务托付给侄儿苻苌,自己回去帅帐歇息。

等到苻雄醒来,也终于从掳来的匈奴斥候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他叹道:

“桓熙治军,有名将之风。”

就连此前对桓熙的战绩不怎么认可的苻苌,脸上也尽是凝重之色。

当天夜里,桓熙在晋军大营召开军议。

刘务桓应桓熙之邀,携其长子刘悉勿祈、次子刘卫辰来到晋营,参与商讨与苻雄一战如何排兵布阵。

刘务桓坐在桓熙下首,两个年少的儿子分立左右,他知道军事并非自己所长,因而闭口不言,专注倾听。

相较而言,其弟刘阏陋头倒是较为活跃,他建言道:

“桓公,依我之见,不妨采用骑兵、步卒、战车相互配合之阵法,四周遍设鹿角、蒺藜等物,留下骑卒居中策应。”

刘务桓闻言微微颔首,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如果是他,估计也会选择这种阵法。

然而,桓熙却摇头道:

“此为巩固防御之道,并非取胜之法。”

说着,桓熙正色道:

“此战,我当以攻代守,摧敌于野1

第三章带到,今天没有了,明天继续一万字。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