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财政之忧
翌日,谢家众人离开南阳郡城,而桓温也同样启程南下,临别时,桓温在与谢弈话别后,握着谢安的手,不舍道:
“自与安石促膝长谈,于老夫而言,广受启发,很想能与安石朝夕相处,奈何天不遂人愿,今日就将分道而行。”
桓温的重视,也让谢安心生感激,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若非谢安已经提前接受了桓熙的邀请,说不定还真就改变了心意,与桓温一同前往了襄阳。
谢安躬身道:
“惟愿楚公千万岁,假以时日,下官必能侍奉楚公左右。”
桓温闻言颔首,谢安所言倒也不假。
只要桓温能够将洛阳经营稳固,逼迫晋室还于旧都,借此专制朝廷,待桓温着手整合父子二人势力的时候,梁国的文臣武将,终会有在桓温麾下听用的时候。
双方在城西别过,各自启程,奔赴目的地。
与此同时,谢弈、谢安举家搬来长安的消息,也为桓熙所知,他当然欣喜谢安能够出山辅佐自己,但是最高兴的,还要数谢道韫、谢玄姐弟二人。
能有父母、兄弟为伴,自是一大喜事。
尚书省内,桓熙则与王猛说起了谢安:
谢安并不知道桓熙与王猛在三言两语间,就已经敲定了关于他在梁国的官职。
而尚书左丞辅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尚书右丞辅佐左右仆射,掌管钱谷等事。
汉献帝建安四年,始分左右仆射,权位仅次于尚书令。
桓熙计划等谢安在尚书左丞的位子上作出成绩,再将他推上仆射之位,毕竟桓熙派人前往江东征辟谢安,本就是为了替王猛分担政务。
“恭贺楚公,得胜而归,光复旧都,功在社稷。”
“其人初来乍到,怎可委以仆射一职,世人不明真相,必定以为我在任人唯亲。
郗超上前道贺。
“战事固然凶险,可要是没有景兴为我稳定后方,我安能放心于敌僵持。
“这样罢,我欲使他为尚书左丞,辅佐先生处置公务,先生以为如何。”
“只是其人确有大才,不可屈就。
郗超身为楚国尚书令,为群臣之首,带领众臣在城郊相迎。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二月十二,楚军南渡汉水,班师于襄阳。
桓温走下马车,握住郗超的手,说道:
虽然谢安不像王猛一样全面,并不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桓熙麾下,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梁公行事周密,臣并无异议。”
桓熙对谢安的能力,自是心知肚明。
王猛自然不会反对桓熙的安排,赞道:
“谢安石此人,有奇才,先生今后与他相处,便能了解他才干。”
桓熙摇头道:
“谢安石在江南虽有盛名,但在北方,也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罢了。
王猛闻言,笑着提议道:
“梁公素能识人,今日言之凿凿,可见谢安石绝非凡品,既如此,不如让他入职尚书省,为一仆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