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了笑:“你们都必须好好学,会做饭是一门本事,学会了就是自己的。还有,做饭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大郎,壮儿,你们以后长大了,要学会心疼自己的娘子,不要总是让她们自己在灶房里面做饭,知道吗?”
壮儿懵懵懂懂,大郎也很是奇怪。
”为什么要和娘子一起下灶房做饭?”
大郎问,村里都没有自己去煮饭的男人……
除非家里没有女人,就像那个坏蛋刘麻子,他家里就只有自己,村里人都说他可怜,煮饭都没有人给他煮。
苏如意眼神恍惚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变得幸福起来:“反正你们记住,多疼自己的娘子,多和娘子下灶房以后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就是了。”
孩子们虽不是很理解,但因为是三婶说的,便觉得一定是有道理的,都乖乖点头。
苏如意也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孩子们太小了,解释了也不懂的,但希望他们能够记住今日自己说的话吧。
她默默揉面,思念之情在心里不断地涌起。
她想自己爸妈了。
她有很好的爸爸和妈妈,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在父母离世之后,她总是不经意就回想起以前的那些美好的时光。那些美好的时光太多了,数不胜数。
慢慢沉淀之后,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平凡的周末,自己在房间里写着作业,虚掩的门缝里面传来父母在厨房里面谈笑的声音,有时候厨房的香味会顺着门缝飘进来。
她会每写完一项作业,就像猫一样钻进厨房,有时候会被父母两个一脚踢出来,有时候会拽着她试吃刚卤出来的肉,刚蒸出来的包子。
那些回忆总是明媚安宁温暖,充满了家的味道,每次想起都会觉得幸福,原本的疲惫也会悄悄地被消解,心里又被力量填满。
苏如意总是觉得父母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对自己的守护一直没有消失,还会守护自己一辈子。
她自己是不怎么做饭的,但是因为父母的原因,她对厨房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觉得那里是一个很小但很美好的地方,好像所有的快乐都能从那几平米的地方传递出来一样。
不过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和她家似的,网络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男女对立的言论,还有各种家庭不幸的抱怨。
甚至很多当妈妈的不想教自己女儿厨艺,以免宝贝女儿嫁到别人家就不用给对面一大家子做饭了。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以不会做饭为傲,觉得这样结婚以后做饭的事情就跟她无关了,自己必然是被宠着的那一个。
还有些喜欢做饭,喜欢为别人做饭的女孩子成了被抨击的对象,脸上似乎都贴上了“可怜可悲”的标签。
苏如意觉得有些搞笑,这不就是想角色互换吗?
难道让男方进厨房然后开始抱怨指责自己的妻子什么都不做,家庭会更加和谐吗?
厨房那小小的一点地方,无论是男人女人独自在里面忙活,自己的另一半在外头四仰八叉大爷一样等着吃饭,或是嘻嘻哈哈跟闺蜜聊得热火朝天,时间久了,只要是个人都会积一肚子怨气吧,难免生出一股怒气:这个婚还不如不结!
再遇到另一半挑三拣四,这个咸了那个淡了,这个不爱吃,那个不好吃,那真是想一盘子扣到对方脸上去。
时代进步很快,但是女性依然是更多地承受家庭责任的那一方,而一个女人最开始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应该就是从厨房开始的吧。
一个充斥着女人的抱怨的家能有多温暖?
苏如意听说那个话——女人是一个家的风水,而厨房是女人的风水宝地——的时候,真的觉得很对。
女人的情绪左右家庭的情绪,而厨房里的氛围最大程度地影响一个女人的情绪。
很多女人一看到这句话就火冒三丈,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女人整日困在厨房当个黄脸婆并以此为傲。
其实和男人一看到“越宠老婆的男人越成功”就以为是让自己当个舔狗一样。
多少都有点误会。
家庭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初结婚的时候说好一起承担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婚以后只有我一个人围着锅台转,你从自己的工资里抠出一部分说自己的责任尽到了。
可我又不是养不活自己才与你结婚的呀?
厨房里累的不是活,是心。
以为得到一个相知相爱相持之人,结果得到一个大爷。
物质生活下降的严重性远远比不上精神世界的消磨。
让自己的女人每日活得开心这个家才会温暖,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与她一起承担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她切实感受到你和她在一起,是她的可以依靠的男人,而不是需要去伺候的大爷。
厨房是人间烟火产生的地方,也是最能增进感情的地方。
同样,男人宠女人不是为了当舔狗,只要他不是受虐狂,那一定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作天作地给自己添堵的作精。
他要的是女人回应他的爱,给他支持鼓励和续航充电,以及一个永远信任的归所,这样,他便可以无所顾忌地去打拼。
婚姻的本质,应该是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给养,而不是寻一个算计的敌人组成一个对抗的战场,最后两败俱伤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