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找到了负责教堂事务的神父,询问关于每年为特定孩子点蜡烛的约定。
神父听完他们的叙述,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打开一本厚厚的祈祷簿,翻到其中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叶柔的名字,以及为某个孩子祈福的日期。
“这位女士确实每年都会委托我们为一个孩子点蜡烛。”
神父指着祈祷簿上的记录,“她从未亲自来过,总是通过书信或电话传达心愿。
我想,你们可以试试联系这个地址,或许能找到她。”
神父递给他们一张皱巴巴的信封,上面的地址位于邻省的一个偏远山村。
黑子紧紧握住这张薄薄的纸片,仿佛握住了揭开真相的钥匙。
黑子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山村。
那是一片被群山环抱、与世隔绝的土地,村民们淳朴而热情。
他们在村长的带领下,找到了信封上标注的地址,那是一栋破旧的石屋,孤零零地立在山坡上。
石屋的门半开着,里面光线昏暗。
黑子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只见一位面容苍老的女人坐在窗边,正低头缝制一件小孩的衣服。
她抬起头,与黑子四目相对,眼睛中闪过惊讶、疑惑,又迅速被喜悦取代。
自己女儿又生了二胎,她正在为孩子赶制衣服。
“何芳?”
黑子试探性地喊出这个名字。
这个就是院长口中领养了孩子的那名妇女的名字。
因为从对方的相貌来看,和院长描述的基本一样。
女子微微点头,诧异的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找......找我有什么事吗?”
“何阿姨,是这样的......”
黑子接着把在福利院的事情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何芳听的很认真,之后开始诉说当年的事情,仿佛是又回到了那个寻找孩子的苦难时光。
原来,何芳当年女儿也丢失过,那时孩子才两岁多一点儿,是在火车站走散的。
何芳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一刻都不停歇。
期间和叶柔遇到,二人都是寻找自己的孩子,于是便结伴而行。
一直找不到孩子的何芳渐渐处于崩溃的边缘。
直到到了那个福利院,何芳一眼便认定那个孩子是自己丢失的女儿。
可是孩子太小,直到何芳和叶柔来到福利院也才只有五岁的年纪,根本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
但是这和何芳丢失的女儿年龄十分吻合。
何芳坚定的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于是直接办理了领养手续。
看着何芳很有可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叶柔十分的羡慕。
这才有了拜托院长的事情,也算是一种寄托。
而叶柔离开这里后继续踏上寻亲之路,何芳则是领着孩子返回老家。
至于邮寄到神父那里的信,都是何芳替叶柔做的。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这种方式,能够让叶柔早日找到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