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财政
“各地的税款本王记得下月就应该陆续解来了吧?”朱慎锥问道。
温体仁回道:“回殿下,按理说是,但如今地方税款是否可按时到京臣却无法保证,而且如今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等尚未剿灭地方叛乱,西北诸省这几年一片糜烂,恐怕……。”
说到这,温体仁小心看了一眼朱慎锥,见朱慎锥的表情并未有变,这才略松了口气。
温体仁所说的这些朱慎锥当然清楚,按理说从时间来算地方的税款这一两月里就会陆续抵京,大明朝廷也都等着这些银子呢。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除去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已实际掌控在朱慎锥的手里,大明其余省份尤其是包括南京的江南地区,名义上虽尊朱慎锥为监国,听从中央号令,可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明白。
朝廷发生了巨变,崇祯皇帝名义上依旧是大明的天子,可实际上却失去了权柄,而朱慎锥这个监国却是如今大明做主的人。但毕竟朱慎锥就位监国时间太短,对地方的震慑力不够,而且他眼下还没来得及整顿地方,调整人员,大明各省依旧是之前的那套班子。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这些官员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又或者做着什么打算谁都无法保证,所以每年的税款交解是否可以正常运至京师很难确定。就算地方不明目张胆地扣押不交解,但暗中吞掉一部分,又或者找其他理由拖拖拉拉极有可能。
欺上瞒下,这是大明官场的老毛病,地方官员们这些人比猴还精呢,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京师这边的态度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温体仁所担心的方面。
假如税款不能按时抵达,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财政更是雪上加霜,温体仁这个首辅不好当,关键是没有钱,没钱什么事都干不了,他今日来找朱慎锥的原因除了北方大捷的封赏外,第二个重要问题就是钱粮的问题。
大明财政在天启年间还算不错,天启年因为魏忠贤的缘故,大明财政维持在每年近两千万两的进项,而且商税、盐税、茶税包括对外的关税等等都保持较高的程度。
其中仅仅盐税,崔呈秀担任淮杨巡抚之职时改革盐政,实施了纲盐法,从而导致盐税收入暴增,达到了大明开国盐税收入最高的一年,足足有二百五十五万两。
崔呈秀是魏忠贤的五虎之首,在清流眼中是不折不扣的阉党和奸臣,但不能不承认崔呈秀的能力之强,为大明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魏忠贤倒台后,崇祯皇帝任用东林党人接替淮杨巡抚之职,上任第一年盐税收入就暴跌了近百分之六十,之后几年每年越低,从最初的二百五十五万两盐税一直跌到了现在不足四十五万两的程度。
不光是盐税,茶税也是一样,崇祯朝的茶税连天启朝的两成都不到,此外关税更是惨不忍睹,从崇祯登基到现在,国家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如今已跌到了仅四百万两的地步。
四百万两,这可是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啊,如果是对于个人来说固然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可对大明这样的地域辽阔拥有亿万子民的帝国而言,区区四百万两财政收入简直无法想象。
而且这四百万两的总额中很大部分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其中就有崇祯皇帝多次开征的“辽饷”加赋。这些钱对于老百姓来说等于一座大山,压得百姓们连气都透不过来,更何况明面上交解中央的是四百万两,实际上地方究竟收了多少,又有多少银子被下面的人贪污,恐怕这个数字更是触目惊心。
另外这四百万两税款远满足不了朝廷的运转,每年光财政缺口至少有一百三十万两之巨。这些年,崇祯皇帝拆东墙补西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填补不了这个赤字,实在没办法只能拿内库的银子往里填,一来二去,从万历帝到天启帝两朝(不包括其中的泰昌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子大部分都填了进去,却依旧和一个无底洞般。
“不急,先等等,等税款交解到京再说。”朱慎锥淡淡说道,仿佛对这些税款丝毫不以为然。
难道朱慎锥真不在乎这些税款么?哪怕四百万两税款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朝廷上下都等着米下锅呢。可问题在于朱慎锥明知道是这个情况,却依旧坐看云起,那不是他根本不在乎,而是暂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大明没银子的确是事实,可大明真的没银子么?这也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