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光绪中华> 第六十五章 逆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逆流(1 / 2)

面对奕忻的问话,我突然发觉我根本没有勇气去迎上他的目光,脸上一红,转过头去回避道:“六爷你觉着我大清目前和将来最大的问题在哪?”

奕忻一笑,给我的压力顿时减轻,转回头来,只见他笑道:“皇上顾左右而言他了。”,我还没来得及脸红,奕忻已然开口道:“既是皇上相问,奴才便说两句,奴才私下以为,眼下和将来,都有同一个燃眉之急,那便是旗人供养制度以及此带来的满汉矛盾,这件事积弊日深,故而自雍正朝以来,我朝历代都想改革了它。但是总也办不成,以世宗高宗两位皇帝的天纵英明,都未能彻底根治了它,这百年来,积弊又再加深,旗人人口日增,国家奉养越来越是艰难,臣管着内务府,也大略知道一些。由此而滋生的旗人瞧不起汉人,北京旗人瞧不起外地旗人,这之间的龌龊事情,也频有发生,滋扰地方。加之我朝立国以来,满汉并用,朝中汉人大员亦常有微词。”

“嗯。”,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六爷,朕今儿不拿你当议政王,亲王,朕拿你当叔叔伯伯,朕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朕不敢忘记列祖列宗,也不敢忘记朕姓爱新觉罗,但是国家这样下去,日后怎么对付列强?又怎么保得住列祖列宗的基业?阿玛临去前跟朕说的那句话,朕没有一刻敢忘记……”,虽说是半真半假的话,但是想起临终前的奕譞,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

奕忻听了,也有点伤感,抹了抹眼泪,叹气道:“皇上,这道理恐怕也就奴才理会得,也就是奴才理会得皇上的难处啊,奴才刚才问皇上是不是真的要并满入汉,皇上没回答奴才,不过奴才也知道,皇上是真的想这么做。奴才不敢非议,只是皇上……”,奕忻顿住话语,抬起头来看着我。

我这才注意到伴随着他哽咽的话语,两行清泪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淌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

“奴才只是想给皇上说个故事,便是奴才自己的故事。四哥去的时候,临终指定顾命八大臣辅政,辛酉年这年,发生了件大事,那便是故太后,奴才,还有老七,连夜抓捕了顾命八大臣,归政垂帘。”,奕忻脸上露出迷惘的表情,唏嘘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叫寇连才把椅子搬到我的对面,让奕忻坐了下来慢慢说。

“奴才临老了,回首一生,常常在想,奕忻哪,这件事做的,到底是错还是对呢?”,奕忻抬起头来,迷惘的摇了摇头道:“照理来说,顾命八大臣乃是先帝指定,而太后垂帘,我朝向无先例。但是皇上,您知道为什么却没什么人说什么闲话吗?”

我摇了摇头,猜测道:“太后和六爷威势所镇?”

奕忻摇了摇头道:“皇上有所不知,此只是表象,若论威势,八大臣大学士军机大臣,谁又没有威势了?肃顺,他哥哥郑亲王端华,谁也不赖。”

我迷茫的看着他,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名堂?

“肃顺,嘿,他也是我们满人里的异端了。”,奕忻抬起头来,别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道:“肃顺行事,比汉人还偏帮汉人,提拔重用的也尽是汉人,曾文正,左文襄都是在他手上提拔上来的。而且若是汉人满人相争,各都有理的话,他必帮汉人。当时旗人里面都有议论,说此人日后若是大柄在手,必行悖逆之事。所以尽管奴才名声不好,挂了个鬼子六的浑号,太后垂帘也是没有先例,但是抓了肃顺端华等人,大多数人还是拍掌叫好。”(肃顺亲汉斥满,此真实历史,非笔者杜撰。肃顺是老郑亲王第六子,他哥哥端华同在顾命八大臣之列,辛酉政变后,铁帽子王少了郑亲王这一脉。第一代郑亲王是济尔哈朗。今天与一个读者聊天,见我对清史及满人的一些东西了解得比较多,怀疑我是满人,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不能说清朝的历史只有满族人能了解吧?呵呵,我现在实在是有些惊怕了,写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你知道的东西多了反而是件坏事,反而会招人骂哈哈。)

我浑身一凛,这后面还有这事情?

“皇上,奴才说这个故事,倒不是说奴才对皇上有什么非议。说实在话,奴才也觉着国家不变革,大清迟早要亡。奴才万死,说出这等忤逆话来,但是实在是心痛国家,心痛社稷啊。”,说到这里,奕忻不敢再坐着,跪地磕头。

我扶了他起来宽慰道:“六爷,朕刚刚说了,今儿个这儿只有叔侄,没有君臣。再说六爷你说的是公忠体国的话,又何罪之有?这事情朕也只是刚起个念头,还真没着手去办呢。这事情正如六爷所说,难啊,奉养旗人要花掉国库近半,日后还是有增无减,这样下去,嘿,朕还强什么国,兴什么邦?”

“待奴才与英国人谈判完了,奴才再拼了这条老命给皇上在这事上出把力吧。皇上,老七临去时交代过奴才,奴才……奴才就是拼了命,也要给皇上办好事。”,说到这里,也许是想到故去的奕譞,奕忻已是泣不成声。

我内心感动之余,也知道不能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转了话头道:“并满入汉,这事情宜缓不宜急,现在朕还没动静呢,外面已经是谣言满天了,朕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