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珩端坐在上首,目光时不时地落在这些奋笔疾书的士子身上,思绪却渐渐飘到最近发生的杀人案上。
凶手杀人的目的真的只是出于嫉妒吗?他还会不会继续犯案?他选择杀害的这几个人到底有没有特别的原因?
越琢磨心里的疑问就越大。
不知为何,顾珩总是觉得有什么地方被他、被所有人都忽略了,暗藏在这之下的某种关联他们都还未发现……
日暮时分,考试终于结束。士子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不禁担忧起来——杀人魔还没抓到,他们随时都可能遇害,总不能一直住在官府安排的地方吧?
好在殿试阅卷的这两日,大理寺这边终于查到眉目了。在排查了从各地上京赴考的五千多名举人,四处走访调查排除后,萧钺和手下的人最后把嫌疑落到一个叫陈弘济的人身上。
此人乃是北地的士子,在当地颇有才名,本以为这次春闱能够手到擒来,哪知天不遂人愿,他并没有考中。据说,会试放榜那日,陈弘济很是接受不了落第的结果,不仅在同乡会馆大吵大闹了一通,还与好心劝说的人打了一架。
同窗们提起他,都不约而同给出了“自视甚高、争强好胜、心胸狭窄”等类似评价。
与凶手表现出来的心性很是吻合。
可是大理寺丞郎学义却觉得有些不对,提出了疑问:“从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这陈弘济不过是一个白净瘦弱的读书人,真有那个能耐和胆量杀人吗?”
这确实是让人在很在意的地方。
萧钺翻了翻手里的卷宗,说了个可能,“有好几个士子在说到陈弘济时,都提到了他身边那个壮硕的小厮陈大。可能真正下手的是他,陈弘济不过是幕后指使的那个。”
众人点了点头,都觉得这个解释最合理了。
“不管怎样,我们先把他抓回来审一审!”萧钺道。
随着大理寺上下马不停蹄地追捕嫌疑人,时间也来到了殿试唱名放榜的日子。对于苦读多年的士子来说,金殿传胪就是人生最大的喜事。
新科进士们统一身着朝廷颁发的大袖襕衫,头戴垂有皂纱飘带的进士巾,恭立于金殿外听候唱名传呼。
这样的场面既庄严又震撼。
可内宫里的姝音却感觉不到,这日对她来说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日,直到长乐公主的到来。
“娘娘!”长乐的脸上带着异常的兴奋,声音都有些发颤,“我有件是要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