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1节(1 / 1)

毕竟贾珍这家伙实在没有一点眼光,更没有一个族长该有的样子。

于是贾瑭就跟贾政说:“如果珍大哥哥不同意,那咱们就单辟一处作为咱们荣国府的学堂。到时候让宝玉兄弟和环弟琮弟入学,这也费不了几个钱。除了他们哥仨之外下一代的,珠大哥哥家的,我们家的,琏二哥哥家的,怎么说也能凑出来三四个孩子,一块塞进去,不愁生源。”

贾政点头,这确实是花不了几个钱,就是一人一个先生教着也行,如果在荣国府内部开一处学堂的话,贾政内心是挺支持这个想法的,毕竟他能亲眼盯着点宝玉。眼看着贾瑭起来了,就是贾琏不争气,贾赦这一支也还有百年的富贵,自己的子孙怎么办?还是要盯着宝玉读书才行。

贾珍哪怕起床了也迷迷糊糊的,无论贾政说什么,他都一口答应。最后这事儿就交给了贾瑭。

贾瑭和贾政从宁国府出来,贾政回荣国府去,贾瑭则骑着马带着人到了学堂。学堂其实没什么可看的,早些年贾瑭也在这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贾瑭这次来是交代管着学堂饭菜的人日后采买的时候要分开主次。

而且贾瑭也会随时来查账,并且把学堂的房间分成了几处,有专门给先生用的办公室,有专门给学生用的教室。现在开始装修有些急了,等到过年之后这里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翻修了。

把学堂的硬件餐饮以及后勤弄好了之后,贾瑭又骑马去看了贾代儒。

贾代儒就是代替老先生的那位贾家的族人,这位老爷子一把年纪了,看着颤颤巍巍的,贾瑭甚至怀疑这个老头走路都不利索。

跟这个老头说还让他去学堂里面当差,这次让他去做一个名义上的“山长”,日常也不用教学生,只需要他盯着点那些先生就行,而且也要看好了那一群给孩子们做饭的,免得他们苛扣了。

贾瑭说的很清楚,这老头只需要一天两次到学堂里面转悠一下,比一开始许诺他的银子还要多。贾代儒也知道自己精力不济,这年头有这样轻松的差事,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贾瑭回家把自己的计划书摘抄了一些,让人抄写刻印,挨家挨户的给贾家的族人送去。不管是这些家里面有孩子的,还是他们帮着亲戚塞人进学堂的,都要通知到。

贾瑭让这些人把计划书送过去的时候还嘱咐了一句:“让家里面的小孩子们使劲读书,好好读书,别以为过年就可以不读书了。开年上学第一天就是要考试的。凡是考的不好的,通通吃苦受累,别去求任何人,任何人的面子都不好用,要不然就别去学堂。”

一时之间凡是在学堂里面读书的爷们,不知道有多少人背地里面骂贾瑭。

要知道这样,还不如昨天不把老东西赶走呢,那位老先生不走,大家好歹上课的时候还能溜神混日子。这下是把所有混日子的路都给堵死了!

他贾瑭也太烦人了吧!

过新年

再好的计划也需要有严格的执行,贾瑭为此找了贾政把后果说的很严重,要求贾政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履行职责,盯好那些小兔崽子,每十天去查了一次岗。

然后贾瑭马不停蹄通过各种关系去找教学生的先生。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后院,老太太就很高兴,在老太太看来,这是贾瑭为家族考虑。只要贾瑭愿意扯一把家里,那家族还可以再兴盛一两代。

老太太高兴之下特意给了邢夫人几件好东西。邢夫人平时没从老太太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突然得了老太太的赏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捧着回家给儿子儿媳妇看去了。

云芳自然是夸了又夸赞了又赞,贾瑭忙得脚不沾地儿,回到家之后又被邢夫人拉过去显摆。把东西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几款很粗笨的金银首饰,精巧不足蠢笨有余,胜在金银量多。

贾瑭叹了一口气,毕竟邢夫人的审美真的让人不敢苟同。邢夫人只认有价值的东西,像是一些制作精巧的,在她眼里还真不如这一些粗粗笨笨的。比如人家做的空心镯子,里面塞金珠,转动的时候会响,但是邢夫人觉得不实在,还不如实心的大金镯子呢,越重越好。

当时云芳陪着贾瑭一块参观邢夫人新得到的这些首饰,贾瑭只看了一眼都把头给撇开了,云芳知道他看不上,立即给邢夫人说:“正巧前几天我们铺子送过来了几匹好料子,我还拿不定用哪个给您做衣服送来呢,可巧今儿一看这些金银倒是配好几种布料,要不然一股脑的给您送过来,您看做什么穿着大方,到时候吩咐针线上的媳妇就行了。”

邢夫人嘴上说着不用,云芳“强要”送她,于是婆媳两个“皆大欢喜”。

针线上的人动作很快,也就用了两天就给邢夫人做了一身新衣裳,邢夫人就穿着新衣裳带着新得的首饰,高高兴兴的去了荣庆堂。

这边刚刚进院子,就有丫鬟拉了一把邢夫人,悄悄的给她透露了一个消息:“昨天老太太做了一个梦,不是什么好兆头,这会儿正难受呢。”

把邢夫人吓了一跳:“做了什么梦?”

拉着邢夫人的是个叫玻璃的一等丫鬟:“听屋里面的姐姐说,是老太太昨天梦见了姑太太,母女两个一块去上香,回来的路上姑太太一个劲儿的捡钱。醒来之后老太太就说捡钱是凶兆!”

据说梦里的事都是反着来的,假如说梦里面梦到血腥的场景肯定是好事,假如说梦里梦到了好事,那醒来之后多半是要有坏事发生。

这个说法云芳觉得没什么根据,不过是封建迷信而已。但是邢夫人却特别相信,忍不住脱口而出:“怕是姑太太要有什么不好。”

云芳扯了一下邢夫人的袖子,邢夫人瞬间反应了过来。在老太太的院子里面说这个事儿,肯定要惹老太太不高兴。

云芳就对邢夫人说:“不如咱们进去看看。”说完,对着这个叫玻璃的丫鬟笑了笑。人家特意跑回来通风报信,也是一番好意。云芳转头对着黄晶点了一下头,黄晶就拉了这个玻璃的手:“好妹妹,快过年了,咱们好久没说话了。这是我新得的一个荷包,送给你。”

荷包里面是几个金银锞子,玻璃捏了捏,高兴的跑都到门口给邢夫人和云芳打起门帘儿,通报了一声:“大太太和三奶奶来了。”

王熙凤过来扶着邢夫人,婆媳几个绕过屏风来到了屋里,果然老太太是满面愁容。

这个时候宝玉正围着老太太安慰,也许是宝贝孙子的安慰起了效果,老太太脸上的皱纹没有刚才那么深了。再加上旁边王熙凤妙语连珠,没过一会儿屋子里面又重新欢笑了起来。

因为这几年风调雨顺,再加上这一年喜事连连,所以荣国府过年的时候气氛就显得很欢乐。这样欢乐的气氛很快到了年底除夕。一家子要到宁国府的祠堂去祭祖,在祭祖之前,男人在前院说话,女人在后院受尤氏婆媳的招待。

要说起来秦氏这个人不得不让人佩服,云芳来贾家的时间比秦氏还早,到这个时候为止,云芳甚至还认不全贾家的族人。秦氏却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把每一家的事记得很明白,给这些族人捧茶的时候,还能随口说出人家最近的好事,问候一下家里面的老人。

待人简直是如沐春风,和王熙凤这样霸道的性格,云芳这样目下无人的态度相比,秦氏确实更招族人们的喜欢。

有不少长辈看到秦氏忙来忙去就主动拉着她的手:“蓉儿媳妇不必忙了,我这会儿不吃茶,你也歇歇吧。”

更有不少人主动夸赞秦氏,羡慕珍大奶奶有福气,尤氏也说:“我这个儿媳妇儿,我待她比闺女还亲。我要是有个闺女,也做不到和我如此贴心的地步。别说是我了,我们家从我们大爷开始,下面到了婆子丫鬟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老太太也喜欢秦氏,觉得她为人处事既大方又展样。

满屋子夸赞秦氏,就在这个时候有丫鬟来找秦氏,说是前面大爷让人来取了钥匙开仓库取祭器。

秦氏就趁着这个功夫到外边去了。大家只当她脸皮薄,被夸的不好意思。一屋子女眷仍然是说说笑笑。

丫鬟跟着秦氏出来,说“大爷在外面等着呢。”

秦氏怕误了事情,赶快把钥匙取了,本想交给丫鬟,想了想存放祭器的地方非常要紧,于是亲自拿了钥匙过去。

贾珍带着几个人左等右等,等得不耐烦了正想骂人,就看见秦氏带着丫鬟过来了,这个时候从灯下走过,正是灯下看美人了越看越美。而且秦氏确实是个绝世美人,一路快步过来,如同凌波微步,贾珍瞬间看痴了。

等到秦氏走到近前,贾珍回过神,“让他们跑一趟不就行了吗?你这孩子何苦亲自来一趟。罢了罢了,既然来了不如到里面去看看。”

于是亲自接过来钥匙打开了仓库,几个小厮先进去点着蜡烛,贾珍带着秦氏去看屋子里面放着的一些大箱子。

这些大箱子都非常厚重,并且都是好木料。贾珍指着靠边放且落了一层灰的箱子说:“这里面都是一些笨重的铜锡家伙,好一阵子没拿出来用了。”

铜锡器皿大部分是礼器,当年这还是公爵府邸的时候,接圣旨要拿出来,家里男人出征要拿出来,家里的家主加官进爵要告诉祖宗要拿出来……好一阵子没拿出来用了,也就是说家里面其实已经被排挤出权力中心了。只不过不想承认而已,秦氏听了有些好奇想要看一看,没有说出来,但是贾珍已经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了。

于是就领着秦氏到了箱子前面,亲自打开了一个箱子,把里面的一个小鼎拿出来。

跟着来的小丫鬟们都在打下手帮着小厮们搬运,也没有看他们,大家还是能听见贾珍给秦氏解说:“这是鼎,正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说的就是这玩意。”不过这种器具目前已经不能当做食器来用了,都是礼器。

秦氏接过来,手指和贾珍的相触,她浑然不觉,只顾看着小鼎。

随后贾珍又给她看了几样,小厮们把东西搬用完,大家一通出来。

前面丫鬟小厮们搬着东西先走,贾珍将门锁好之后,把钥匙交给了秦氏,嘴里嘱咐:“也别一直放着,每年让人过来打扫四五次,说不定这些东西也有用上的一天。”

说着借递钥匙揉了两下秦氏的手。

秦氏何其聪明,瞬间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贾珍一笑,转头走了。

秦氏心中七上八下,在前面岔路口那里追上了丫鬟,越想越觉得浑身颤栗。很神奇的是她没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只觉得周身颤栗,心情很激动,有一种怕被人发现的隐秘快感。回去的路上心里居然在比较贾珍和贾蓉。贾珍多有男子气概啊,贾蓉他……没什么能拿得出的。

她在外边大口的呼吸了几口冷风,把那股子说不上来的情绪压下去之后,带着丫鬟到了招待族人的屋子。婆婆珍大奶奶问:“去哪儿了?刚才都找你呢,找不见你。”

“去后面偏僻的院子里了,说是要用祭器,我拿钥匙送去了。顺便跟着大爷他们认了认放在箱子了的铜锡家伙。”她故意模糊了究竟是哪位大爷。

旁边老太太听见了问坐在一边的王夫人:“咱们家的那些大物件在哪放着呢?”

“在后楼上,也是放在了大箱子里的。”

“派人经常擦拭,我是盼着将来谁能用上。”

王熙凤就接腔:“还能是谁,当然是宝兄弟了。他日宝兄弟出将入相,到时候这些笨重的大家伙就不用往楼上抬了,直接放在下面,随叫随到随用随拿。”

王熙凤的话别说老太太了,王夫人都笑了起来,只有邢夫人不开心没笑出来,她觉得自己儿子才配用上这些东西。

因为说这些开心话,秦氏出去了一趟没有引起别人关注。

又说了不到一刻钟,有丫鬟来请,说是祭祖的吉时就要到了,请各家女眷动身往祠堂那边去。

尤氏亲自扶着老太太,王夫人扶着丫鬟的手,王熙凤挺着肚子扶着平儿的手,和云芳一起跟着邢夫人后面。两府的女眷打头,后面跟上其他房的女眷,大家安安静静的往祠堂去和爷们们汇合。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贺新生

过年期间仍然是走亲戚吃吃喝喝。

云芳在大年初二一早回娘家了一趟,好消息就是大嫂子有了身孕。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二哥已经开始备考。

殷叡这次很有把握,见到妹妹和外甥女,抱着蘑菇不撒手,自信自己这次绝对能蟾宫折桂。然而这种自信过头的态度终究是不被家人看好。殷祺就再三叮嘱弟弟一定要认真一些,毕竟淹死的大部分是会水的。

殷祺在陪着武真真走亲戚之前还特意陪着妹夫一块吃了一顿酒,在酒席之间透露出来,过了年之后贾瑭还是要出差。

“听说这次圣上的意思是让你出去单干,上一次因为跟着武兄弟,有什么事儿他在前头顶着。这次你自己出去单干之后,虽然带了不少人,但是和当地官府扯皮的事都要你自己出头了。

我是知道那一群人的,如果给他们什么好处他们巴结着攀附上来,若是要让他们吐出什么好处,比登天还难。这次修渠,户部拨一部分款,还有一部分是从当地官府拨出来的。总之你要是想把这一次的差事干好,还是要和当地官府打交道的。听说你们荣国府在南方一些地方很有些势力,你不妨用起来,这样做事事半功倍啊。”

前路艰难,贾瑭不是不知道,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恐怕这一次出去从春天到冬天,中间未必能有闲暇的时间回来看看妻子女儿,贾瑭尽管是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正月到了衙门,看了今年的任务安排,倒吸一口冷气。

听说这些任务全是皇帝亲自安排下来的,贾瑭只能在心里面谢了皇帝祖宗八辈。今年的工作安排是修补北方水系的一条大河,这条河跨了六个省,中间汇聚了不少支流。

六个省啊!

从蔚然高山一直到东边汪洋大海,这一路上一年内要走六个省,动用民工十五万,但是户部给出的银子只有三十万。三十万能干什么?是够材料钱还是够民工吃饭的钱!

剩下的就要靠河流经过的所在地官府筹集,当然也有一些开明乡绅的捐款。这些都是一些不可控的,从所在地的官府能够拿到多少银子贾瑭自己都不知道。

在贾瑭走之前,皇帝还特意召见了他。

皇帝倒是态度非常好,还让人赏了一个座儿给贾瑭,没让马上出差的贾瑭站着说话。

“朕知道你肯定嫌弃钱少,但是没办法。国库里面的银子本来就不多。”

贾瑭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把荣国府的库银拉出来给皇帝。如果真的给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反正朝廷用钱的地方多呢,各处都是大窟窿,拆东墙都不一定能补得上西墙。

皇帝也不是找贾瑭要银子,而是非常啰里八嗦的跟贾瑭说了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的影响,反正是不断的给贾瑭炖鸡汤,希望他早点动身,好好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皇帝都催到这个份上了,贾瑭只能回家告别了家人,背着自己的小包袱领着几个小厮骑着马出城。

在走之前贾瑭特意找到了贾政反复嘱咐一定要盯好家学,就是晚上睡觉也要睁出一只眼睛观察着家学,这是家族将来的前程,容不得任何人怠慢。

贾政答应的好好的,贾瑭有些担心,但还是背着包袱上路了。

贾瑭走了之后,家里的日子过得如往常一样平淡如水。但是很快却被一件事激起了波澜,李纨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样的好消息让老太太和王夫人顿时嚎啕大哭,觉得贾珠将来有人祭祀了,但是李纨把这个儿子生下来之后,王夫人并没有改变对李纨的态度,仍然是不关心。

云芳和王熙凤倒是经常去看望李纨,有了这个儿子,李纨的态度变得昂扬向上了不少。把以前丈夫留下来的那些书本全部拿出来整理一番,期望着将来儿子能够蟾宫折桂。

说到蟾宫折桂,云芳还关注了二哥。二哥去参与科举,得了一个进士的功名,不过这人没拿到状元榜眼探花的好成绩,只考了一个第五名。这成绩真的很好了,殿试第五名,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