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瑞就只有一个人。
一个普通的人而已。没有鲁迅的尖锐,没有李大钊的深刻,没有胡适的功底,柴瑞不过是一个翻过新文化运动记载的小人物而已。
可是就这个小人物,现在却想改变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
就是这个小人物,想让百家争鸣的场面再现。
可是这个小人物,才刚刚创办报刊却发现事与愿违。似乎现在还没有到那么深刻的历史背景,没有人会像鲁迅一样站出来,战斗在文化的第一线。
李可馨看着两眼无神的柴瑞,从来没有看到柴瑞眼神是如此的无神。哪怕是最危险的时候,柴瑞都谈笑自如,淡定如常。可是今天的柴瑞,真的是两眼无神,彻底的失去了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
这是一种来自灵活深处的彷徨和无助。
李可馨看着这样的柴瑞,心理感觉到非常的可怕。难道报社失败,真的有如此大的影响吗?李可馨也没觉得那些文章写的不好。她怎么也不会明白柴瑞心理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李可馨可以肯定一定是报社的问题让柴瑞如此的消极。“柴大哥。”李可馨轻声的呼唤柴瑞。
“我没事。”柴瑞故作轻松的说。
虽然说自己没事,可是李可馨知道柴瑞此时心事重重。柴瑞不想千年以后,这片土地再被欧洲列强肆意的凌辱,因此柴瑞把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揽上了身。文化的拯救,这是胡适、鲁迅等人的责任。柴瑞没有这个能力,又怎么抗的起。
该如何是好?
柴瑞迷茫了。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难道儒家思想真的无法撼动分毫吗?
难道千年以后的国人,还依旧是像被人拉着脖子的鸭子一样看热闹吗?还是被人揍了一顿之后,还去给别人道歉,说把别人的拳头弄疼了的吗?
积重难返的儒家思想,不是柴瑞一人就可以撼动的。
“不如,柴大哥,咱们就不要去搞那个报刊了。”李可馨轻声的说。
柴瑞马上摇了摇头说:“不行。办报刊,搞新闻,势在必行。”
“可是柴大哥,你……”李可馨终究还是没说下去。李可馨终究不忍心责备柴瑞。但是李可馨会无条件的支持柴瑞,还是对着柴瑞说:“不如柴大哥,其他地方的报刊,我们暂时别去搞了,我们也没有精力。我们先在益州创办个报刊。如果办的好的话,我们再推广。如果还是不满意的话,我们再慢慢改。”
看来只能如此了。
不过柴瑞自认为自己没有如此文采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但是柴瑞还是毅然的决定去报社当一名普通的撰稿人。
这次柴瑞真的是用心去做。
不成功,便成仁。
总有人要当先驱。所谓先驱,不过就是先用自己的躯体去填万丈深渊而已。
几日之后,关闭了数日的报社再次开张。而其他地方的报社都还是关闭状态。那些地方官吏还巴不得不开。又是免费给百姓阅读,那又岂不是分文不取?本来财政就很吃紧,还要来开个报社,县衙表示压力很大。
这一次,柴瑞把重新开张的报社沿用了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这个名字。柴瑞希望孩子看完《新青年》之后,能够正在的成为新青年,而不是被儒家思想所束缚的老学究。
这一次,柴瑞就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一步一步的去改变,柴瑞不会像开始那样心急。
《新青年》
第一期终于发售。
这一期,只有一个主题,就是白话文运动。
好在新式学堂就已经采用了白话文教学,而且不在注重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只不过出现在语文系和道德系,而且只作为普通课程来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推广起来,虽然阻力非常大,但是起码不是毫无人支持。
柴瑞没想到杜甫竟然也会反对自己这个白话文运动。杜甫,同样是儒学大师,虽然他赞同白话文教学,但是杜甫却不赞同柴瑞这种大肆推广白话文的作法。在杜甫看来,这是让下里巴人的方式去取代阳春白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