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火爆波长> 第8章(质量瘤2):推土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8章(质量瘤2):推土机(2 / 2)

物体在惯性系中匀速运动,在引力场中朝向引力中心具有加速度。

尼古拉·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惯性系和引力场,他认为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源于能量密度的分布。

环境密度的能量均匀分布就是惯性系,如果存在一个高能量密度的“引力源”,则其周围区域的能量分布就不均匀,而是呈球形向外扩散,能量强度随距离的平方递减。

无论是在惯性系还是引力场,物体运动的规律是:运动过程中环境能量密度不变,保持匀速运动;从环境密度低的区域向高的区域,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理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物体的运动是环境能量密度不均匀造成的,物体通过运动靠近并保持在吸收和排放能量均衡的等能量密度线上。

更抽象地,物体的运动是环境能量密度分布的映射。

物体保持匀速运动,其运动轨迹必是等能量密度线,可以是惯性直线运动、圆周运动,也可以是引力场中的环绕圆周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其运动轨迹必穿越不同的能量密度线,能量密度线的梯度矢量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小孩子的弹球、苹果落地、火箭上天、电子的能级跃迁和地球绕日运行都遵循上述规律。

迈克尔眨着眼睛,惊奇地看着眼前这位教授,说道:“特斯拉认为,引力不是质量发出的,也不是时空弯曲造成的,而是能量密度不均匀产生的现象,这是要颠覆物理学啊!”

教授深深地点着头,说道:“我也觉得特斯拉的引力理论匪夷所思,实在是太荒唐了,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实验。”

1968年,亮国航天局的探月工程如火如荼地进展,科学家们发现小型航天器在掠过月球低空时,实际轨道与计算轨道不一致,如果不进行人为调整,航天器会坠向月面。

1972年,太阳神16号任务结束后,航天员释放了一颗月面环绕小卫星,结果发现小卫星运动轨迹忽高忽低,显示受到的月球引力极不均匀,直至最终坠毁。

近几十年的观测和计算揭开了谜底,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布不均匀,与常识相反的是,月面山峰处引力低于平均值,而低谷处引力高于平均值。

科学家给出了解释,这些月面低谷被称为月海,是由小行星撞击事件形成的,撞击砸出深谷后,月球表面地下的月幔在撞击下反弹隆起,使得撞击点地下内层质量增加,科学家们把这团增加的质量形象地称为“质量瘤”。

月球上最大的质量瘤出现在一个叫做雨海的撞击坑的东南角,雨海凹陷很深,距月球基准面深达6公里。

“迈克尔,如果我们用大量的材料,比如充斥在近地空间的太空垃圾,把雨海一角的这6公里深的洞填平,你觉得引力会变大还是会变小?”教授问道。

“当然是变大,按科学家的说法,雨海下面本来就有质量瘤,再加上额外填充的质量,该区域的引力当然会变大。”迈克尔不解地看着教授,觉得这种太空垃圾的处理方式很有意思。

“特斯拉的引力理论无论多么荒谬,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科学假说,因为它可被证伪。当然,也可能被证真。”教授答道。

布劳恩教授按照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理论设计了“质量瘤”实验——如果雨海被填平后,引力没有变大,反而变回到正常,也就是比所谓的质量瘤引起的引力还小,那将是任何现有引力理论都无法解释的,也将成为特斯拉引力理论正确的铁证。

教授遗憾地向迈克尔表示,他设计的实验虽好,但是把月球变成人类太空垃圾填埋场,会引发巨大的环境伦理争议,所以这一实验方案就被束之高阁了。

精明的迈克尔似有所悟,对布劳恩教授说:“您是想借用巨岛公司的推土机,把那角雨海填平?”

教授也笑了,说道:“是的,推土机。”

压章集句诗:

何异月中看,唐,苏颋

消长乘两端。元,刘诜

始知岩谷下,明,严正矩

明夜印团团。宋,释居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