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屋里都多少人了,我要进去肯定得碍事。”来到门口,易中海往屋里看了一眼,发现确实像阎埠贵说的那样,
于是他也没进去,只是站在门口说话,
“老何,我记得这间房应该有好几年都没住人了吧,
你看炕还能不能用,要是不能用,可得早点打主意,再过俩月天儿可就凉下来了。”
俗语有云:【海淀有三绝:地炕、玉泉、虎皮墙】。
虽然老百姓现在已经开始使用铁皮煤炉做饭取暖,
但现在正处于明末小冰河期的末尾,
隆冬时节,
北平依旧一派冰天雪地,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光靠煤炉那点微不足道的热量,压根儿就不可能使房间暖和起来,
北方老百姓取暖的主力依旧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土炕。
别说普通老百姓,
就连紫禁城里的各大宫殿,圆明园、畅春园这等皇家园林用的也是土炕,
唯一不同的,或许就在于宫廷御用要更加的精美。
“老易,这就是你没见识了,这可是地炕焦家的手艺,怎么可能几年没用就坏了,
地炕焦家知道吧!
他们家鼎盛的时候可是给老佛爷修过园子的。”
一听何大清说这是地炕焦家盘的炕,不止易中海就连阎埠贵都有些吃惊,
“老何,这真是地炕焦家盘的炕?
不是说自打前清之后,这些宫廷大匠都衰落了嘛,
怎么咱们四合院盘炕能请到焦家的人。”
“这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当年老太太他们家维修房子的时候,盘炕的匠人自称来自地炕焦家,
至于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手艺是没得说,”
听何大清说匠人盘炕的手艺没得说,
想起自己家里的炕确实比以前的炕要热得更快、睡着更是要舒服得多,
阎埠贵跟易中海也不由得点头承认。
“话是这么说没错,
不过老何,该检查还是得检查一下,免得到冬天才发现问题,
到时候柱子可就受罪了。”
北平的冬季夜长日短,
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就剩下土炕,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嬉戏,基本都在炕上,
这要是土炕出了问题,整个冬天都消停不下来。
所以听到易中海的话以后,何大清稍微想了想就开始行动起来,
“柱子,去中院搬些煤炭过来,
咱们把地炉子烧一烧,看看炕的效果怎么样。”
热量宝贵,
古人可算是把燃料提供的那点来之不易的能量利用到了极致,
所谓的地炉子,就是连在地炕旁边烧水做饭的炉子,烧水做饭的同时也烧炕,可谓是一举两得。
听到何大清的吩咐,何雨柱连忙跑回中院取煤。
而焦家也不愧是行家里手,地炉子烧起来没一会儿,炕上也慢慢暖和了起来。
坐在暖和的炕上、看着收拾得纤尘不染的厢房,何雨柱心里简直美得不行,
他上辈子是个房奴,
可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没几天就有了三间大瓦房,
这可是北平城中心、皇城根儿下的四合院,上辈子那跟个药房抽屉一样的楼房,完全没有可比性。
收拾完房子,何雨柱没有立刻张罗着搬家,
而是跟在何大清身后去了澡堂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