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凭谁问廉颇老矣(四)
“大哥,是进是退,该攻该守,你倒是说句话啊。”
马金陀稳定完自家右翼后,见到张丑依旧呆呆的驻马在小阵正中,不由得大急。
张丑呆愣着喃喃自语:“他们……他们在喊什么?什么断翅端?”
“什么?”
马金陀一时没有听清楚,皱眉询问。
张丑清了清嗓子,声音大了些:“俺是说他们在喊啥?什么断翅端?”
马金陀怔了怔,随即几乎是勃然,却又立即恍然,到此时他又如何不明白,自家兄长这是被今日的一连串事件给搞蒙了,只能强压怒气说道:“大哥,你管他们在喊什么?!现在趁还来得及,咱们撤吧。俺来为大哥断后。”
张丑望着如墙逼近推来的枪阵,终于有所反应:“此时若散了阵,那岂不是要为宋军轻易蹉踏了?!”
“列阵难道不会被宋军轻易蹉踏了吗?大哥,咱们不是事先就有说法,宋军有准备就没法打吗?莫非今日真的要以死相搏?”马金陀大急:“再说了,不管宋军是真的仁义,还是假仁假义,断不会虐杀俘虏的,咱们又是自家乡人,周围地势都熟,散开走就能自己回庄子。”
张丑却还在犹疑,可他没想到,或者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二人所处位置正好在八百人正中央,周围至少有数十名庄户聚拢在一起,两人讲话又没有压低声音,实在是太伤士气了。
原本这些庄户就是一肚子怨气,此时听到这番对话,又遥望逼近而来的如林枪阵,顿时就连大管、小庄主这种基层军事组织长官也都畏惧起来。
枪阵已经逼近到了百余步之外,忠义大军右军虽然是新扩编的队伍,没有经历过沿着沭河的一系列战斗,却也是在一路上经历过队列训练,外加士气高昂,虽然打不了什么硬仗狠仗,但打以多欺少的顺丰仗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在此时,右军枪阵中不知道谁大喊出声:“杀贼分田啊!”
原本就十分旺盛的士气迅速变得犹如烈火烹油,也纷纷大喊起来,这也导致了枪阵中不断有人步伐迈错,过于突前,整个枪阵从一横变成了波浪形。
张小乙也不得不停住脚步,喝令军官们重新组织整齐队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武王伐纣时说过:“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那时候走上六步七步就得重新组织队列,今日右军走了数百步才变得散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来。
虽然右军停下来,但那声“杀贼分田”的口号仿佛彻底刺激到了张家庄庄户,之前种种,层层叠叠的压在了一起,这个口号终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庄主有令,撤回庄子!”
“逃啊!”
“庄主说可以走了!”
不知道是谁,又或者是所有人一齐发喊,说的话也嘈杂不一,但意思都差不多。
不要稀里糊涂的送命,赶紧逃命吧。
八百人组成的阵型犹如被顽童抽动的蓬草般炸裂开来,不分东西南北的向着四面八方逃窜而去。
真的是四面八方,有十几号人干脆往右军枪阵跑去,到了跟前才发现不对,却也不敢折身逃跑,只能在忠义军军官的呵斥下,抱头蹲下投降。
而直到此时,张丑才彻底恢复清明,却是立即拉住慌乱不堪的张百草。
“二郎,你去殿后,能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不求能杀敌,只求能拖延一二,哪怕是投降也罢,总之莫要让宋人那么快的追上来。”
张百草脸色苍白在马上摇摇欲坠,满头满脸都是大汗,却依旧咬紧牙关,口称得令,随即带着几个听指挥的心腹,沿途收拢庄户,向着百步外的枪阵冲去。
张丑又抓住马金陀的胳膊:“阿陀,俺还有五十骑都是心腹,现在都与你。由你为先锋,去打开退路。”
马金陀严肃点头,戴上头盔后却又严肃发问:“大哥,你现在还指望啥?降了吧,也莫要再有死伤了。”
张丑苦笑:“俺如何不知今日失了计较,但俺也要向何大哥作交待,此时是万万不能降的。”
马金陀再次点头,抢过张丑的旗帜,扔给身后乡人,随即举起长度惊人的长矛呼喝一声,转身让五十轻骑聚集在身后,向着那面绣着鱼符的张字大旗缓步而行。
那里有宋人的一百骑兵,此时已经散开来,其中除了有人持弓箭,有人持长矛,竟还有人拿着渔网朴刀绳索,看起来不像是来打仗的,倒是像是大局已定下来收拾残局的。
这让马金陀心里十分憋屈,随即挺起长矛,一夹马腹,疾驰而出。
既然你们这些南人看不起北人,那俺今日就要让你试试北人的勇武!
马金陀憋屈,张白鱼更憋屈。
他统领的甲骑只在一开始攻下两个庄子,立了两个头功。随后刘淮就开始带领各部进行轮战,这些甲骑也就成了清扫周边治安的拉拉队,早就有些气急之态。
尤其后方按照功劳开始分田的消息传来,这些甲骑迅速急红了眼。
魏元帅与刘统制他们的地位超然,自有他们的全盘考量,寻常甲骑自然也不会怨恨他们。可这一腔怨气也不会憋着,自然就发在了顶头上司张白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