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17章 只身东海挟惊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17章 只身东海挟惊雷(1 / 2)

第317章只身东海挟惊雷

“金贼水军是属王八的吗?这么慢?”刘淮站在海船上,扶着腰带向李公佐询问:“怎么提前这么多,还是跟咱们前后脚到?”

李公佐握着船舵笑道:“都统郎君,老天爷终究是公平的,那一日的日照海战,我军固然无法阻止金贼水军南下,但海上风浪一起,北风哪里是那么好借的?就算运气极好,没甚沉船,可船队失散却是不可避免的,收拢船队也得需要时间。”

说着,李公佐遥遥看向在最前方开路的李宝旗舰:“即便是以我父亲手训练的浙江水军,在遭遇大风之后,也得用十几天的时间来收拢兵马,要俺说,金国水军还算是手脚麻利的呢。”

刘淮点头:“合理。不过今日就要跟金国水军决战吗?”

李公佐想了一会儿,复又摇头:“海上与河上不一样,大江与普通小河又不一样,虽然在河中,在上游与下游的差别,就是水战胜负的结果,但大江过于广阔了,谁晓得呢?还是得父亲临机决断才好。”

刘淮今日的问题却是不断了:“若以李三郎你的见识,今日能打起来吗?”

李公佐复又想了许久,才艰难摇头:“很难的,毕竟金贼与咱们相距半日的路程,又都是借着东风,逆流而上。除非金贼停下来迎战,或者有大宋水军在前方阻拦,否则很难接战的。”

刘淮点头称是。

如果从战略的层面来说,金国水军以如此决绝的姿态入长江,肯定不是要和宋国水军打决战的。

如果是那样,在日照就应该要打到底了。

金国水军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接应金军渡江,或者说为金军渡江创造机会。

或者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让宋国认为金军有渡江的能力。

所谓题不一定要会做,但翻试卷的声音一定要响。

只要长江上有金国水军的军事力量投射,哪怕什么都不做,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威胁,本身就会拉扯宋国的军事力量,促使宋军做出应对。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金国水军在长江游弋,哪怕只在江北有金国马步军驻扎城池的内渡中待命,那么建康水军张广也只能在建康缩着,哪怕再想主动出战也不可得!

这一点,金国水军都统苏保衡与完颜郑家自然也都知道。

当然,无论是李宝还是张荣,也同样不想在此时打水上决战。

身处下游,战略位置太差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浙江水军与东平军也就罢了,三千靖难军与两千天平军则是完全没办法打水战的,他们都是甲骑甲士,都是陆上的豪杰,不晕船就算是好的了。

李宝与张荣想要有所行动,得将靖难军与天平军放到岸上再说。

“按照之前议定的,将靖难军与天平军主力都放在镇江府外,由王世隆统军,建立营垒。”刘淮随后说道:“然后将我们二百骑放到瓜洲渡,无论怎样,也应该见一面刘经略才对。”

李公佐重重点头,随后用旗语指挥身后船队,向着大江南岸靠拢。

因为有浙江水军带头,所以大队运输船并没有受到阻拦,直接抵达了镇江府城外的一个渡口,并且就地开始建立营垒。

刘淮则是与辛弃疾一起,带着二百甲骑来到长江北岸,瓜洲渡之外。

折腾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日头偏西,接近傍晚了。

然而刚刚抵达那片庞大的营垒,刘淮连其上的旗帜都没有见识完全,就见营垒大开,数百宋军甲骑蜂拥而出。

为首的雄壮战将身后跟着一杆‘韦’字大旗,大约四旬年纪,双目如电,身材高大,只是驻马而立,自有一番威势。

此人正是李显忠所部悍将,马军统制官韦永寿。

刘淮高举右手,示意身后二百甲骑止步。

靖难军精锐甲骑轰然停止前进,一起勒住马缰,人马皆静,等待着军官的命令。

韦永寿眼光一凝。

他是懂行之人,自然知道这么一支骑兵的战力有多么强悍,不说骑士,单单那些雄健战马也都是优中选优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