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谨言(完结+番外)> 分卷阅读4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1(1 / 2)

午卧床不起。

2月25日,联合政府正式照会英法等国公使,华夏将继续对欧战保持中立。

同日,欧洲西线的凡尔登战场终于迎来了转机,六十岁的贝当将军,被联军总司令霞飞任命为前线总指挥,前往凡尔登组织战斗。

在一战开始前,贝当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旅长,在战争最初指挥过几场不大不小的战斗,却在偶然的机会获得霞飞的赏识,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从旅长升到集团军司令,这个晋升速度,简直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并不逊色于他的晋升速度。

贝当抵达凡尔登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着所有法军军官和士兵的面,画下一条督战线,宣言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不允许退过这条线。

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将阵地交给德国人!

此举鼓舞了所有法军的士气,他们在抵抗德军的进攻时,表现得更加勇猛,将贝当的这句话贯彻始终。

士气鼓舞起来之后,贝当立即着手对军队人员和物资进行调配补给。

此时的凡尔登已经三面被围,唯一没有被德军切断的对外通路,只有一条不到六米宽的二级公路。如果想要守住凡尔登,贝当就必须想办法在一周的时间内,集结起至少二十万军队和两万吨以上的物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但奇迹却总是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发生。

巴黎境内的所有车辆都被征集,包括所有的私家车和出租车,这些汽车排成长龙,日夜不停的往返于前线和后方之间,公路两旁,立起一把把火炬,为这些司机和车辆指明前路。这条公路成为了法军能够在凡尔登坚持下来的生命线,也被后世的法国人称为圣路。

若是没有这条公路,凡尔登之战不可能成为一战的拐点,欧战的胜利者或许仍是协约国,而他们为胜利付出的代价却会多上几倍。

指挥了凡尔登战役的贝当也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可惜的是,这位英雄晚节不保,在二战时投降给了德国人,成为了一个“叛国者”。

一站时,他率领法军同德国鏖战十个月,保住了凡尔登。

二战时,他却投降给同一个对手,成为了法国伪政府的首脑。

同一个人,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很难有人说清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或许连贝当本人都无法解释清楚。

欧洲的战斗越来越激烈,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奥匈帝国……无数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防守的阵地里,死在了敌人的炮弹和枪口之下。

战争的残酷一面终于彻底暴露,鲜血,开始染红整片欧洲大陆。

与此同时,两个国家却在悄然崛起,华夏,和美国。

至于日本,大隈内阁已经内忧外患,虽然借助欧战缓解了国内经济,但无论是政府还是国民,日子还是相当不好过。哪怕离穿不起兜-裆-布还有一定距离,可想要如历史上一样,利用欧战积蓄力量,在巴黎和会上瓜分华夏利益,却再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