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二十多秒钟之后“熹宗”号也在第二轮齐射中让美军增援舰队里的七号战舰,即“古巴”级的“佛得角”号尝到了苦头。
穿甲弹直接砸中了该舰舰桥顶部,并且毫不费力的就摧毁了其主光学测距仪,火力指挥中心,航海舰桥与罗经舰桥,最终在进入了司令舰桥后发生爆炸。由此可见,该穿甲弹在爆炸之前,穿透了总厚度近二百毫米的装甲与数层甲板。
仅仅一枚穿甲弹就报销掉了“佛得角”号的指挥系统。
即便其后舰桥里的备用指挥部没有受到损伤,在失去了主要的指挥手段之后“佛得角”号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当然,对这艘战舰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立即以遭到重创为由撤出战斗。实际上,该舰的舰长在发现向其开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舰,而是快速战列舰之后,也确实以遭受重创,无法继续作战为由而脱离了战斗队列。
虽然后来“佛得角”号的舰长因为在没有得到舰队指挥官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脱离战斗队列而遭到军事审判,并且被判有罪,到军事监狱里住了几年,但是即便最苛刻的美国海军史学家都认为该舰长的决策不但拯救了“佛得角”号,还使该舰上一千多名美国海军官兵幸免于难。
“太宗”号在第三轮齐射的时候才取得了第一个战果。
其实,在此之前。“太宗”号至少击中了一号目标舰,即美军增援舰队旗舰“阿拉斯加”号至少二次。可二次都因为穿甲弹的威力太大,结果直接砸穿了“阿拉斯加”号地舰体,没有能够重创对手。
第三次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标准穿甲弹地重量更轻,存速能力更差,在距离稍远的情况下。其弹道末端的轨迹比重型穿甲弹更加陡峭,弹着角也就更接近直角,所以在对付水平装甲不够厚的大型巡洋舰的时候,标准穿甲弹地效果并不比重型穿甲弹差多少。
这次,穿甲弹直接砸在了“阿拉斯加”号a炮塔的顶部,而且毫不费力的砸穿了与水平装甲一样厚的炮塔顶部装甲。虽然穿甲弹没有能够进入扬弹通道,却直接砸穿了炮塔底部的甲板,并且在穿透水平装甲之后击中了弹葯库的顶部装甲。可惜的是,标准穿甲弹的引信延迟时间比重型穿甲弹稍微短一点。结果炮弹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弹葯库就发生了爆炸。当然。这枚穿甲弹不但摧毁了“阿拉斯加”号的a炮塔。还引燃了用于密封炮塔地一些依然材料,使得“阿拉斯加”号地阶处立即窜起了大火。
排在队列最后面地“安宗”号也在第三轮齐射的时候打出了跨射。
因为在此之前挨了几枚十二英寸穿甲弹。结果位于桅杆顶部地火控雷达被一块弹片击中。无法立即使用。所以该舰只能用探测雷达提供地并不精确地数据来瞄准敌舰。导致前面三轮齐射地效果都不理想。
很明显。即便在这样不利地情况下。“安宗”号仍然打出了跨射。已经很不简单了。
第三轮齐射之后。该舰地火控雷达竟然再次开始工作。
后来。维修人员在检查火控雷达地时候。才发现弹片卡在了雷达基座地底部。导致用来固定传输信号地一个零部件被震松了。也许是在战列舰主炮齐射地时候产生了很强烈地震动。结果使原本送脱地部件回到了原来地位置上。从而使雷达恢复了正常。
结果。“安宗”号地第四轮齐射延迟了大概一分钟。可这绝对值得。
就在第四轮齐射时。“安宗”号收获了第一个战果。
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砸中了十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尼加拉瓜”号的烟囱根部右侧处,并且撕开了水平装甲,最终在四号锅炉舱爆炸,在彻底摧毁了四号锅炉舱之后,还连带炸毁了前面的二号轮机舱与左侧的三号锅炉舱,导致“尼加拉瓜”号一下就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动力。最终“尼加拉瓜”号与姐妹舰“佛得角”号一样,提前离开了战场。
打到这个时候“太宗”号已经第四次击中“阿拉斯加”号,在其右侧舰体上咬开了一个长度超过十米的大缺口;“太祖”号已经将炮口转向了五号目标舰,即“古巴”级的“巴哈马”号,并且向其打出了一轮齐射;“熹宗”号则在第四轮齐射中击中了“佛得角”号的阶,使其速度略有降低。
包重要的是,此时美军各舰舰长都已发现,向他们开火的不是大型巡洋舰。
再笨的舰长都知道,帝国海军大型巡洋焦用的三百毫米穿甲弹绝对不可能对“维尔京”号造成那么严重的损伤。另外,四百毫米穿甲弹落在海面上爆炸后产生的水柱比三百毫米穿甲弹大得多。
加上此时天色已经放亮,美军战舰上的了望员已经能够看到对方的桅杆了。
二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因为将舰桥与烟囱合在了一起,所以只有前桅杆,没有后桅杆。为了安装搜索雷达“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接受维护与维修的时候,都在烟囱后方增加了一根专门用来架设雷达的简易桅杆。而二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有二座烟囱,采用的也是常规布局,有前后二根桅杆。
可以说,这二种快速战列舰的外形特征都很明显。
有经验的了望员通过其桅杆的布置方式就能判断出其身份。即便了望员没有经验,也可以根据战舰的投影图做出准确地判断。
毫无疑问。这个发现立即让美军舰长们吓破了胆。
就算对方只有四艘战列舰,在无法对对手构成威胁。而自己却处于险境之中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下去,就等于送死。
而这些舰长之前都在护航与破交战场上作战,他们根本不想与战列舰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