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巨浪> 第三十章运气因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章运气因素(2 / 2)

战斗打响后“熹宗”号就收到了第一个战果。

据后来的调查分析,最先击中“内布拉斯加”号的那枚穿甲弹就很有可能是从“熹宗”号的一门主炮中打出去的。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个战果被记在了第11-1主力编队的头上,成为了集体战果。

转移目标之后“熹宗”号仅用了二轮齐射就重新开始发威。

第八轮齐射的时候“熹宗”号成为了继“太宗”号之后,第二艘取得独立战果的战列舰,命中“俄亥俄”号的时间为八点十一分。

穿甲弹砸在了“俄亥俄”号的阶甲板上,与“太宗”号,以及“太祖”号第一个独力战果的命中点很接近,只是更加靠近炮塔。据后来获得的美军资料,这枚穿甲弹在隔离装甲的前面爆炸,虽然弹片没有击穿厚度接近三百毫米的隔离装甲带,但是猛烈的爆炸冲击波直接震坏了附近的三块装甲甲板,并且影响到了后方的整体式炮塔,使得“俄亥俄”号的a炮塔只能指向舰体左侧。最终,美军战舰上的损管人员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切除掉了弯曲变形的装甲之后,才使a炮塔能够自由转动。

仅仅三分钟后“熹宗”号取得了第二个独立战果。

这次穿甲弹落在了“俄亥俄”号司令舰桥的左侧,虽然没有能够击穿厚达四百四十五毫米的装甲(因为炮弹弹道与装甲的夹角在六十度左右,所以相当于五百二十毫米厚的垂直装甲),但是却震伤了司令舰桥,以及上下二层甲板内的官兵。万幸的是“俄亥俄”号不是旗舰,司令舰桥内只有几名负责与旗舰联络的军官。

八点二十分左右“熹宗”号挨了第一枚穿甲弹。

炮弹落在了其甲炮塔左侧,并且击穿了水平装甲,最终在包裹着弹葯舱的装甲外发生爆炸。因为“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没有采用整体式炮塔,所以弹葯舱的保护装甲做得非常厚实,且炮弹爆炸后,只是震伤了弹葯舱内的几名官兵,并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相反,如果采用的是整体式炮塔,这枚穿甲弹就足以让整座炮塔丧失作战能力。

打到第十二轮齐射的时候“熹宗”号收获了二个最重要的战果。

第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俄亥俄”号舰桥的顶部,在穿透了厚度不到二百毫米的装甲之后,砸毁了火力指挥中心,然后又穿透了罗经舰桥上下两层甲板,最终在航海舰桥内爆炸。

航海舰桥是战列舰上最重要的指挥中心,不管是不是旗舰,舰长一般在航海舰桥内。

也就是说,这枚穿甲弹直接炸死了“俄亥俄”号的舰长,还炸死了包括大副在内的十多名军官,导致“俄亥俄”号失去了统一指挥。另外,在主火力控制中心被摧毁之后,该舰上的三座炮塔只能独自为战。

第二枚穿甲弹击中了c炮塔的正面装甲的下沿处,弹开后砸开了露天甲板,最终在击中水平装甲后发生爆炸。虽然没有能够击穿水平装甲,也没有能够进入弹葯舱,但是穿甲弹爆炸之后导致数块水平装甲卷曲变形,卡死了c炮塔,使其无法转动,也就无法瞄准目标,相当于失去了作战能力。

打到这个时候“熹宗”号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

到八点五十分的时候“熹宗”号总共就挨了三枚炮弹,且没有一枚击中舰体,都在上层建筑内部爆炸,除了使舰面显得很破败之外,对其战斗力并没有太的的影响。

相反“俄亥俄”号至少被十一枚穿甲弹击中,其中至少有四枚穿甲弹击中了舰体,并且在水线以下部位发生爆炸,最终导致战舰左侧近三分之一的舱室进水。因为二副没有及时接管战舰的指挥权,也就没有及时下令向战舰右侧的舱室注水。结果在二副走上指挥岗位的时候“俄亥俄”已经向左倾斜了大概六度。

另外,除了c炮塔失去了战斗力之外,a炮塔的战斗力也打了折扣。

也就是说“俄亥俄”号仅有一座主炮炮塔能够正常作战。

当然,从根本上讲“熹宗”号靠的不仅仅是犀利的主炮,还有运气。如果不是那几枚命中点非常精确的穿甲弹,恐怕“熹宗”号也难以获得如此理想的战绩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