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23节(1 / 2)

('他自己,张瑾瑜真是个为学子们着想的好山长!

他一间间讲堂巡视而过,目光扫过一个个或是埋头苦写,或是抓耳挠腮,或是抬头望着房梁发呆……或是唉声叹气的学子们,嘴角不由得一弯。

看来,今年的学子们依旧充满朝气呢。

直到走到丙丁班,张瑾瑜特意在门窗前驻足,往里面把所有学子都看了一遍,然后把目光停留在个子最小,年仅七岁的秦朝宁身上。

敦实健康的猪崽,这是他对于秦朝宁的第一印象。

他看了片刻,心情更好地离开了。

秦朝宁这时已经在提笔在打草稿,全神贯注在自己的书案上,对外界的动静半点不知。

题目一,[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出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篇,原文是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的对话,其重点是孟子通过引君入瓮的沟通方式,使得梁惠王认识到自己没有施展仁政,所以才不会“民之多加”,没有更多的百姓来投靠。

面对这样的题目,秦朝宁想了很久,才决定把破题放到仁政上面。他引用的也是出自《孟子》的原句,[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到了题目二,[6]“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出自《大学》,其本意是着重声明修身的重要性,让世人分清轻重缓急,做好事情。

秦朝宁打算以[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破题,写一篇不出格,阐述君子修身好处的八股文。

接着,在策论题目三这里,他犹豫了很久。

关于伪倭一事,他想说的有很多。伪倭的由来,他在府试期间已经写过。而伪倭是否罪该当死,在他看来是一个治标还是治本的问题。

源头不整治,只会有杀不完的伪倭。

这些人不是为了多少银两去冒性命之险,仅仅只是为了一口饭吃,为了活命而已。

宣朝的国土这么大,都容不下区区那么点百姓的容身之处了吗。

权贵霸道,士族横行,土地日益兼并增多,赋税年复一年加重,底下的百姓们就一点点的生存空间都被挤压到活不下去。

这样的世道,完全是百姓的错吗,完是他们选择的错吗。

能够投了倭贼的老百姓里面,肯定会有少数当真天生恶种,该杀之人。但是其余活不下去又作恶了的,该不该死,要分情况而论。

这里面,最好的办法是依照宣朝的律例,基于对方的行为恶劣性给予不同程度的刑罚和处置。

不过,仅限于那些没犯什么大罪,被活抓了的伪倭。

如果是给倭贼引路与我朝士卒们展开对战厮杀的那些,必定是需要歼灭的。

冷兵器的战场,刀剑无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

那么多军户士卒在卖命守家护国,他们谁不是同样被命运扼着咽喉,直面残酷的现状。他们和那些老百姓一样,同样何其无辜。

因为想写下来的内容太多,秦朝宁最终把这一千字用在了解决问题上面,不提纷纷杂杂的问题点。

在这篇策论里,他提出了一个大的改革框架,从上至下,朝廷如何刮腐肉,如何重新清算鱼鳞册,如何规范赋税,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如何统筹全国兵力……他想着,反正只是月试,他何须顾虑太多,待他日下场院试再有所收敛不迟。

东皋书院的此场月试,一直到傍晚戌时才结束。

所有学子缴卷后,大部分人是迫不及待就前往公厨,少部分人就聚集在一起讨论这次月试的题目该如何破题才能更符合夫子们的喜好。

钱勤学带着秦朝宁,收拾好自己的书案,则就准备先返回号舍放下东西先。

而外面,丙丁班门边上,陆杰修已经站了好一会儿了。

', '')('然而,秦朝宁此前慢腾腾在收拾笔墨,就真没注意到他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