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穿越历史>明末大军阀> 明末大军阀 第6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67节(1 / 2)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良久,刘衍抬起头来,对岳明说道:“岳总旗,你通知总旗官刘宇等人,明日招集堡内官吏,我要巡视王家庄各处!”

第二天一大早,刘衍在岳明等人的陪同下,察看了王家庄内各处。

那王家庄西北处是军营、马铺,东南处有粮仓、草料场,此外南门内还有一个邮驿。刘衍这些地方都看过了,军营内人影稀少,大部分墩军士兵都不知道去哪。马铺内的马匹大多瘦弱,草料场缺乏干草马料,邮驿内剩几个老兵。

而且不管是墩军人数,还是马匹数量,都跟卷宗文册上记载不符,跟在刘衍身后的一众官吏此时都是心惊胆战,不知道刘衍这位新上官会如何发飙。

而且那常平仓内,粮米更是只剩下数百石,这点粮米够吃用多少天的?

刘衍走了一处又一处,王家庄内的一切问题都暴露在刘衍的面前。随同的王家庄众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只有刘衍神情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苗绍和许铭跟在后面,二人一边看一边笑,连连大声说道:“啧啧,这王家庄还是百户所呢,看起来大是大,不过却是败絮其中,这库存还不如咱们大盘堡呢!”

二人的谈话顿时引来众人各样的目光,但是却没人敢出言反驳,毕竟许铭、苗绍说的都是事实。

很快,刘衍一行人又进了匠作坊,只见里面的一些工匠正懒洋洋的打制着手上的兵器,与大盘堡火器督造处和兵甲督造处内热火朝天的场面完全不能比,再看看他们打制的兵器火器,多半质量不过关。同样是王家庄出来的匠户,他们到了大盘堡之后,这工作热情,这武器质量,可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看着那些工匠们苍白的脸色,刘衍也没有心思处罚他们,最后刘衍来到王家庄堡墙上,看着城南处的演武厅。他沉声道:“岳总旗,明日招集王家庄内的官兵,我要检阅军士!”

此话一出,岳明的脸色还算正常,只不过有些幸灾乐祸的表情夹杂其中。

可是旁边的总旗官刘宇和总旗官孙明远却脸色大变,二人万万想不到,刘衍刚到王家庄就要检阅兵马,这是什么意思?

此时刘宇眼神阴霾的看向前方的刘衍,旁边的孙明远则是低声说道:“怎么办,怕是管队大人要对咱们动手,肯定是要趁机找借口拿掉咱们,以便安排那几个大盘堡出来的总旗官。”

刘宇嘴角一裂,低声说道:“他要看,咱们就给他看,这王家庄终归是百户所,咱们在这边虽然不是管队官,可也是地头蛇,想要找借口整治咱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一百章 卷宗与部下(二)

王家庄的教场位于城南三里处,占地一顷有余,教场是在永乐年间兴建的,往日都是百户所整所官兵的会演秋操之地。不过现在岁月长久,那教场各处已是破败,而包括王炆镇在内的几任管队官,都没有修缮的意思。

此时在教场上,已是站满了王家庄内的墩军,总旗官刘宇和孙明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正看着高台上的刘衍。

三月的大明山东沿海之地,天气还是非常寒冷,湿气混杂着寒风,吹打在身上,让人异常难受。而今天甚至还飘下一丝丝的小雪花,那北风一吹过来,直让人全身抖。

刘衍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许多王家庄的墩军,那些墩军虽然身上都裹着厚厚的棉袄与皮袄,但是此时大部分人都缩成一团,站在那里搓着手跺手跺脚的,完全没个墩军的样子,

而更让人叹气的是,在王家庄兵册上记载有两百二十三人,可是刘衍看着场中的墩军,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五十人。

而且就是这些人之中,一半还是老弱,个个身上都是军服破烂,很多人面黄肌瘦,身着薄薄的军衣,在冷洌的寒风中瑟瑟抖,连手上的兵器也是锈迹斑斑,一看就没有经过保养。

这些人接触到刘衍射来的目光,神情都是麻木的,眼中、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在刘衍看来,这些人已经是废了。

唯一好些就是总旗官刘宇和孙明远身旁的家丁们,每人身后都有十一、二人的样子,大多是青壮,衣甲兵器也颇为齐全,不过他们的阵列纪律也是稀稀拉拉,典型的乌合之众。

这些家丁们放在大盘堡,都是不合格的墩军,放在王家庄及大明各地卫所,却已经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了。

在教场演武厅的高台上,刘衍扫视着场下那些王家庄墩军们,脸色很难看,王家庄军队的败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这些兵能打仗吗?刘衍深表怀疑,也难怪之前几次出兵,王炆镇都要将自己的几十个家丁都拉出来,这些墩军的确是不堪大用的。

刘衍身上披着铁甲,吸引了台下不少的目光,加上他是新任管队官检阅兵马,底下议论声不断。在刘衍的身旁,总旗官许铭和总旗官苗绍同样按剑肃立。

许铭板着脸,万年不变的脸色。苗绍披了一身的铁甲,更显身形高大魁梧,此时他也是脸色难看,目光不时扫视王家庄的墩军们,同时频频注视向大盘堡那边的墩军,这时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来。

大盘堡的墩军们才是真正的好兵,不但个个年轻、身材粗壮,特别是纪律出众最为难得,他们身披盔甲,在寒冷的天气中只是持刃肃立,看不出一点混乱来。

此时苗绍率领的中哨将士排成三个横队,每一旗便是一排,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去,都是一条直线,三名新提拔的小旗官分别是吴兴洲、卢英和田镇北,三人都站在各旗前方,身披铠甲昂首挺立,脸上也都挂着属于大盘堡墩军独有的骄傲。

虽然大冷的天气,旁边的王家庄墩军都是缩手缩脚,但是这些大盘堡墩军将士口中呼着浓浓的白气,只是一动不动,任雪花飘在身上,个个神情严肃,目视前方。

这种军纪军容,让旁边的王家庄墩军看了都是心中畏惧,特别是有些人前些时间参加过剿灭流匪作战的,神情更是敬畏。

刘宇带着他那队家丁站在右,看着旁边的大盘堡墩军们,他心下很不是味道。刘宇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多年时间才养出来的一队家丁们,这军容战力却是远远不如大盘堡粗粗操练几个月的墩军,这怎么不让他心内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宇心中对刘衍的那份敌视也逐渐演变为恨意。

看了台下良久,刘衍才沉声说道:“岳总旗,为何王家庄内的军务如此破败?”

虽然岳明不是主管王家庄的营操练兵的,但是军队败坏如此,岳明又是王炆镇临走之前指定的过渡之人,刘衍当然是要问岳明了。

岳明抱拳沉声说道:“大人,操练兵马需要银钱粮饷,王家庄百户所内粮米不足,下官和之前的王大人也是有心无力!”

墩军们要进行基本的操练,每天至少粗粮耍管饱,否则体虚无力,就是绕教场跑几圈,也容易体力枯竭昏迷。如果要加大练量,每天还要加上一些肉类,否则很快便会尿血而亡。

王家庄的确破败,百户所也的确是钱粮枯竭。如此看来此时也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是王炆镇真的没有银子、没有粮食吗?

王炆镇手里有多少钱粮,刘衍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只是王炆镇将这些银子当成了自己的私财,用来操练家丁是可以的,但是用来操练朝廷的兵马,用来发展王家庄,却是不可能的。

刘衍说道:“那为何王家庄内操备官军如此之少?”

岳明沉声说道:“大人,王家庄内军户逃亡不断,军官又要养活自己的家丁,下官也是无能为力!这样的情况在王家庄各处火路墩和屯堡都是普遍的事情,当然大盘堡是例外的,大人也是知道的。”

大明边镇卫所历来都是七分屯种,三分城守,称为操备官军。卫所的屯粮征收上来后,一部分上缴,一部分便是用来供养堡内的军官与这些操备官军。余者杂差官军与屯军便是劳役耕种。

明初军屯所出几乎能完全满足全军需求,所以兵强马壮,将士安心。不过自从宣德年以后,各地卫所操军大量逃亡,大批屯军便被征调为操备守军,原种屯地转归余丁耕种。事易时移,明中后期已经普遍为正军充伍,余丁拨屯。

此时各地卫所操备官军继续大量逃亡不说,余下的也多是徒有其表,一年难得操练几天,心思只是忙着自己家小与田地。就算有青壮,也舍不得充为正军,只是让家内老弱顶替。

而且各地卫所军官们为了养活自己的家丁,不但克扣粮饷,也鼓励这种现象的存在,好让他们借此吃空饷。

来说去,无非就是两个字:粮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