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汉朝出兵在雁北,有意支持自己,步度根自然欣喜不已。为了表达自己温顺,步度根派人至雒阳朝贡。除了联络上步度根外,或许是受够了张虞的催促,张懿通过调配各郡资源,向平城护送了大批粮草、兵甲,并有三百匹马随军至雁北。
随着军备物资的到齐,云中义从虽然达不到一骑二马的水准,但总算成为名副其实的骑兵部队。
经历一个多月训练,云中义从的战术操练终于取得不少成效。而根据战术情况,张虞对帐下兵马有了新的调整。
张辽既然倾向陷阵作战,经过兵员的调换,张虞干脆让负责张辽甲骑。张辽所率的甲骑既负责陷阵,又通骑射。
什翼所负责伏击战术成功,张虞带全军都有操演。且根据什翼善骑射的特征,通过兵员的调换,让什翼统率轻骑兵,负责军中斥候以及饵骑。
至于骑兵行军三三制的战术演练,其效果让张虞大为吃惊。依照如此战术安排,不论遇见伏击,还是说遇见骑兵冲锋,己部兵马可以利用空间,与骑兵的机动性,轻松变阵。
进攻时,散如满天繁星的骑兵布置,容易困住兵少的敌人,有利于帮助己方打乱敌军方阵。甚至敌骑见骑兵阵型松散,容易擅自发起冲锋,而自己可以随时拉扯,以便甲骑陷阵。
步兵的三三制经过适配骑兵战术,竟能达成这般的战术效果,属于是意外惊喜。这让张虞一度自我感觉良好,猜测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骑兵天才。
张虞意外所革新出的骑兵战术,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创造类似的骑兵战术之人,不是他人,而是率领蒙古骑兵威震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
用成吉思汗的话,来形容他的骑兵战术,即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
当然,这种骑兵战术不是没有弊端,其最大的弊端便是对单兵的军事素养要求很高。且若不经常操练,很难掌握这种骑兵战术。
故张虞改变了操练模式,骑将负责训练,以一什为单位,将本部散落到平城周围狩猎,以强化基层的作战能力。
在骑兵们热火朝天的训练时,杨赞忽然找来,其神情匆忙,似乎有什么紧急之事。
登山而观兵演的张虞,在孟宁之的通知下,回到了白登山营寨。
大帐内,见到按剑入帐的张虞,杨赞起身而迎。
“济安,今县内恐有要事,需君出手不可!”杨赞说道。
“何事?”
张虞解开披风挂到木架上,而后双手下压,示意杨赞别着急,慢慢说。
杨赞平复了下心情,说道:“自济安兵马至平城后,为约束胡人,我行以严法。昨日有民逃入城中,言有数名乌桓胡劫虏妇人,县吏带兵出击,县吏擒得一人,而余寇败散。”
“经我拷问得知,贼胡受能臣氐之令,劫掠汉人,以为奴隶,贩卖于塞外鲜卑部。我欲令乌桓酋长能臣氐交出贼兵,但恐其不愿。今济安不知能否讨要,令我绳之以法,以慑边郡胡寇。”
“能臣氐所部有多少骑?”张虞问道。
“部众不下三千余落,人口众多,生活于雁、代之交。”杨赞说道。
张虞沉吟少许,问道:“汉人贩卖于鲜卑何部?”
“轲比能所部!”
杨赞说道:“我听贼人言,轲比能尤喜汉人风俗,故常令乌桓为他劫掠汉人,而他则出钱粮买之。”
“轲比能?”
张虞眼睛微眯起来,神情若有所思。
思索少许,张虞问道:“轲比能所部实力如何?”
“不知!”
杨赞问道:“济安询问轲比能所部情况,不知是为何意?”
张虞从交椅上起身,双手搭在腰带上,沉声说道:“能臣氐与轲比能勾结多时,今纵使惩治胡寇,亦难遏制汉人受掠之事。”
“那以济安之意是?”杨赞问道。
“不急!”
张虞没有急于给出答复,说道:“有劳公叹打探轲比能所部实力,而后我与公叹商量解决之策。”
“好!”
ps:今天更新晚了些,明天不会这么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