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如食人之猛虎
平城,县堂。
侍从快步而奔,进入屋内,喊道:“县君,有张校尉消息了!”
杨赞双手在火炉上烤着,身子靠在胡榻上,神情慵懒,合眼问道:“其部兵马折损严重否?”
“严重,几乎人人带伤!”
杨赞眼睛微睁,叹息说道:“张济安初至边塞,不识胡人深浅,此番出兵遭败,不出我所料!”
“败?”
侍从愣了下,说道:“县君,张校尉大捷而归,何言兵败?”
“大捷?”
杨赞一个激灵,从榻上直起身子,惊讶说道:“你说张虞大捷而归?那损失严重怎么回事?”
“据候骑来报,张虞遭遇轲比能大部,经一日苦战,虽损失惨重,但却大胜之,并将其擒获。是役云中义从营斩捕胡虏过当,缴获牛羊、马匹上千。”侍从说道。
“嘶~”
杨赞倒吸了口凉气,说道:“张虞竟这般骁勇,斩捕胡虏过当。自张然明(张奂)之后,国朝十余年未得此功,张虞将封侯矣!”
在汉桓帝时期,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走向强盛,但因张奂坐镇并州,都督幽、并、凉三州,执掌九边军事,故檀石槐一直奈何不了东汉,仅能不断南下劫掠。
自汉灵帝继位以来,随着张奂因政斗被废,以及熹平大败,这才让九边陷入战火的烽烟之中,时至今下已经很多年没有斩首七百人的战果,更别说打出‘斩捕胡虏过当’这种惊人战功。
今时杨赞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脑抽,提前将那封公文送上去。否则等张虞归来,自己岂不是得罪他了?
杨赞麻溜穿上毛靴,笑道:“我早知张济安非凡人,能将兵败之局势,扭转为大捷之势。”
“快派城中医师至军中救治,让妇人熬制暖汤,款待归塞将士,不可让军中将士心寒。”
“诺!”
侍从用怪异的眼神瞄着杨赞,之前说张虞必败,今又说张虞非凡人,自家县君实在多变!
不怪杨赞多变,而是社会教会了他多变。之前在朝堂上头铁发言,被发配到边疆任职。今时若不努力些,怕连回到中原任职的机会都没有。
在杨赞的第一时间协助下,从塞北而归的汉军得到了及时的安顿。因平城比白登营暖和,在杨赞的邀请下,张虞率兵挪至城中暂居。
待张虞至平城没多久,其大胜的战果便被散播了出去。得闻消息的呼衍贺,赶忙快至平城,欲见张虞。
县堂内,杨赞神情恭谦,为张虞倒温酒,笑道:“校尉有霍骠骑之风,首次出塞便斩捕胡虏过当,赞不胜敬佩。”
张虞轻抿口酒,笑道:“公叹过誉了,轲比能所部近塞,不知我军出塞奔袭,有意而胜无意,是故能胜多有侥幸。”
杨赞坐在席上,问道:“不知济安欲何时上报斩俘?”
“怎么了?”张虞疑惑问道。
杨赞扭捏了下,说道:“平城兵马稀少,不足以随军出塞。但济安出塞用兵,军中不少物资由我所供给。不知济安能否于军报上,为赞美言几句。”
闻言,张虞瞬间明白杨赞之意,杨赞分明是想蹭自己的军功,博一个筹备有功的政绩。
“有何不可?”
张虞大笑了几下,说道:“公叹所予辎重不少,虞怎会忘记公叹之辛劳乎!”
“多谢校尉!”
杨赞欣喜不已,连声道谢。
“以你我之情谊,称济安便可,无需太过生分!”张虞笑道。
让杨赞蹭自己的军功,不过是举手之劳。毕竟不分人头,也不占谋划之功,仅是提及杨赞有供应物资之功,故影响不了张虞的功劳。且与杨赞拉近关系,这将有助于张虞在平城获取更多的物资。
少顷,孟宁之趋步入内,拱手说道:“禀校尉,左南将军部首领呼衍贺携重礼求见!”
“呼衍贺?”
张虞笑了几下,谓左右说道:“老虏知我厉害,今来拜会尔!”
“哈哈!”
郦嵩心中畅快,说道:“老虏畏惧鲜卑胡寇,不愿随校尉出征。今得知校尉建立殊功,改颜屈膝来拜,令人可笑至极!”
张虞抿酒而淡笑,呼衍贺的操作、态度,张虞可以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原谅,呼衍贺蛇鼠两端的行为让他十分不忿,更不符合他威慑雁北战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