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非君择臣,臣亦择君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
壶关,度辽将军府。
“据斥候探查,白波贼因被河东诸氏坞堡坚壁所退,今诸部有意向东迁徙,掠上党,与黑山诸贼汇合。”
徐庶汇总斥候所报之内容,站在上党舆图前,用细杆指点形势,说道:“今白波贼汇于杨县、永安、襄陵三县一带就食,若所料不差,贼众应该会跋霍大山,经陭氏县(今山西安泽),涉沁水,入掠上党。”
上党与河东郡之间,有两山一河为阻,河为沁水,其穿太岳山而下,形成河谷地区,而陭氏则坐落于河谷之中。
历史上,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便是秦国从河东郡出兵,跨越山水险阻,将兵力投送至上党。
当然,秦国东征的道路与白波贼入寇上党的路线不同。因河谷孔道众多,故上党与河东郡的穿行的道路有两条,秦国走南线,即从冀县东进;白波贼走北线,从杨县东掠。
“陭氏县?”
张杨指着舆图,说道:“陭氏县位居河谷之中,泌水穿城而过。今白波欲从陭氏入上党,我军可依沁水、山势之险,以据白波贼。”
“沁水河谷多孔道,唯恐白波贼走别途入上党。”张辽说道。
“公则有何见解?”张虞看向郭图,问道。
郭图捋须微吟,说道:“白波贼之所以东进,实因掠太原、河东受挫,而所聚流民众多,粮草日渐匮乏。我闻将军名声显著匈奴,而今任度辽将军,不如遣人拜会于夫罗,责问其为何聚众反叛。”
“至于据白波贼之兵,以图之见,不如选将率兵至陭氏,以为前哨探敌之用。”
“可!”
张虞深以为然,说道:“白波贼兵虽众,但人心不齐。今若能分而化之,未必不能大破贼兵,俘其老弱之众。”
于夫罗其人,张虞任护匈奴副校尉时,曾与他打过交道,其人汉化颇深,因父亲为单于之故,而他又为左贤王,故于夫罗在匈奴里属于是亲汉派系。
数年前,朝廷因乌桓之乱,抽调匈奴兵马三千骑,便是由于夫罗率兵出征。然行至半途,匈奴叛乱起,其父羌渠单于死,由须卜单于继位。
随着须卜单于被张虞所斩,匈奴内部因单于问题而产生矛盾,不得不用六部议事,暂时取代单于职权。而率部在外的于夫罗受朝廷诏书,率骑而归国,尝试谋取单于。
但由于栾提莫车、去卑的拒绝,于夫罗谋取单于位失败,在朝廷的诏书下,三千匈奴骑至河东郡的平阳屯兵。
很快,随着刘宏的去世,雒阳一系列争斗,于夫罗被朝廷忽视,其部缺乏粮草严重,加之白波贼在河东的作乱,于夫罗干脆在白波贼的联合下,一起反叛。
如果白波贼犯边,以张虞与匈奴的复杂关系,于夫罗说不准能够成为张虞的助力。
“那不知由谁前往陭氏驻守?”张杨问道。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让伯道率五百步骑至陭氏屯兵,若白波贼众至,伯道固守城池便可。我得知消息,当率大军星夜前往支援,不消五、六日,便能至陭氏。”
“昭领命!”郝昭从席上起身,拱手应道。
郝昭作为早早投效到他门下的将领,并在历史上发挥出彩。今下为了培养郝昭,张虞也打算让郝昭独自统兵。
郭图思索了下,问道:“君侯,图今下有一忧虑,白波贼今下东进,而我恐黑山贼会举兵向西呼应。二贼如若东西合击,我军怕是难以招架!”
张虞注视上党舆图,思虑说道:“黑山贼号百万之众,分居太行大山南北,多居于大山东侧缘边河谷,如河内之林虑,魏郡之涉县等河北诸地。至于上党境内,虽有黑山贼众,但其数不多,约在沾县、毛城一带。”
“贼众离散而居,纵张燕为贼首,尚不能管辖黑山诸贼。今诸贼岂会聚兵向西,以呼应白波贼乎?”
黑山贼与白波贼来源不同,黑山贼是由各部离散黄巾组织而成,张燕对黑山贼的控制力很弱。而白波贼由郭泰率领,其有明确的首领。
之前张虞尚会疑虑二贼联合,然待他摸清二贼的组织架构的不同,对黑山贼稍微放心。
待徐庶想继续汇报时,却见侍从快步入内,说道:“禀君侯,雒阳二君已至城外。”
“可是钟元常、孙彦龙二君?”张虞欣喜问道。
“正是!”
闻言,张虞大喜不已,从榻上猛地起身,谓左右笑道:“军议暂休,二贤来此,容我出迎之。”
“诺!”
说罢,张虞便按剑趋步而行。而堂内诸将互视了几眼,皆起身相随。
少顷,张虞乘车驾而出,诸将乘骑随行,以迎钟繇、孙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