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209章 天子非亡国之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09章 天子非亡国之君(1 / 2)

第209章天子非亡国之君

“咳咳!”

卢植咳嗽几声,说道:“天下纷争混乱,济安能记得老夫,并遣贤士驾车邀我至晋阳居住,老夫当感激不尽。”

卢植与张虞的交际很少,仅在张虞出任禁军校尉时,卢植作为尚书,与张虞有公务上的往来。之后张虞因在外出兵讨贼,卢植几乎没怎么和张虞联络。

卢植到上谷隐居,本以为学生公孙瓒会厚待自己,然不料公孙瓒根本没鸟他。而今以重礼迎他之人,反而是仅有数面之缘的张虞。

张虞神情谦和,拱手说道:“卢公为今世大儒,我朝之重臣,国家垂危之际,公抗衡董卓而出走,虞钦佩不已。”

闻言,卢植叹了口气,说道:“言语冲撞,匹夫之勇,不值效仿!”

说着,卢植问道:“不知济安欲何时起兵讨董?”

吕范能把卢植忽悠到晋阳,除了吕范能说会道外,关键是吕范透露张虞有意起兵讨董,今因无把握成事,便欲请卢植到并州,一同谋划起兵事宜。

卢植为涿县人,在上谷隐居,有躲避董卓追杀之念,亦是想离家乡近些。今正是听了张虞讨董之事,这才千里迢迢到晋阳。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卢公,虞初安并州,兵马正在筹备。董卓手上有强兵数万,合老弱有十万之众,不可力敌。故虞联络朝野诸公,欲行内外呼应之事,两路兵马齐征关中。”

“哦?”

卢植面露好奇,问道:“不知济安与谁联合?”

张虞厚着脸皮,说道:“王司徒为我妻子叔父,今他在朝中招揽义士。另有车骑将军朱公伟,我与他谋划用兵,他屯兵于中牟,从函谷入关中;而我余从太原起兵,下河东,兵入关中。”

张虞当真是说谎话不脸红,他都是被动选择,而非主动联络。若不是朱儁来找张虞要兵、粮,张虞根本不会想着和朱儁联手讨董。

“好啊!”

卢植兴奋而拍大腿,说道:“我本以为袁绍有讨贼之念,不料其名托讨贼,意在兼并冀州。今观天下,唯有济安与公伟有匡扶社稷之心。惜我年事已高,身体日沉,不能随军出征!”

张虞亲自为卢植倒酒,笑道:“卢公今尚能饮酒半石,何言身体日沉!”

“我与济安年岁相仿时,我能饮酒一石,今年岁大了,已不复当年酒量。”卢植感慨道。

“不知济安欲何时用兵?”卢植关心问道。

张虞说道:“今王司徒尚未有消息传来,虞暂不敢动武。”

“那济安往后有何打算?”卢植问道。

张虞沉吟半响,说道:“自永和羌乱以来,羌胡盘踞河南地,上郡、西河、北地相继南迁,昔塞上富饶之所,被东羌与匈奴所据。朝廷自顾不暇,难以统管。数年前,匈奴攻杀单于,起兵反叛,虞侥幸退之。”

“故入关讨贼之前,虞欲西征匈奴,清平胡乡,拯救汉民,渐复郡县。”

“恢复河南地?”

闻言,卢植微愣了下,说道:“官府迁民南下,历经多年战乱,恐河南地已无汉民,遍地为羌胡种,恐事难成尔!”

张虞握腕而叹,说道:“河南地,秦王灭六国而据之,后虽被匈奴所据。但世宗皇帝令卫青收复,为我汉土已有三百年之久,今朝沦陷于胡人之手!”

“虞每读史书,无不为之惋惜,叹朝廷怎忍弃祖宗之业而不顾。今我初有兵马,讨董尚有不足,然今西征匈奴,尚有余力。”

卢植神情肃然,说道:“若济安令匈奴臣服于汉室,必能令天下侧目。”

“关东诸州郡,群豪互相征伐,兼并郡县城邑,乃贼子之所为。若收复故土,讨降羌胡,当能让天子心悦。及南迎天子车驾,则济安有再造汉室之伟业。”

张虞口中的河南地,即后世的鄂尔多斯高原以及陕北高原,因位居黄河‘几’字型的南岸,故以河南地称之。而汉朝的北地、上、西河三郡的建制便在河南地,从西向东分布。

三郡在东汉中后期便因羌乱被打烂了,郡治不断南迁,以至于收缩到关中边缘。因汉民大量南逃,三郡人口早已不复西汉时期几十万之众。

今想恢复三郡无疑是痴人说梦,故张虞所为倒是简单,出兵打服匈奴,将河南地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控制住,先恢复西河郡。而上、北地二郡的恢复估计要到关西平定,且张虞有余力才能恢复部分的县城。

“恐需劳卢公指点!”张虞笑道。

“济安若有所求,可遣人前来知会。”卢植豪爽说道。

见卢植这般言语,张虞总算暴露此行拜访目的,说道:“卢公为当世大儒,并州自郭有道之后,再无出世之大家。虞恳请公能否开学授经,教化我并州士民。”

卢植思虑了下,说道:“讲课授经,倒非难事。仅是近来身体不便,难以精讲授学。”

“我闻公曾授学讲经,不知可有得意门生,今可邀他前来,代公传授经学,而公出面指点疑难。”张虞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