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226章 举选贤士,明哲保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26章 举选贤士,明哲保身(2 / 2)

见张虞这般细心体贴,贾衢心中热流翻涌,感动道:“多谢君侯赏赐!”待贾衢退下之后,郭图不太乐意,说道:“贾衢自视甚高,安能出任参军,若是进谏有误,岂不贻误军机。”

吕范捋须而笑,说道:“贾衢为河东人,熟知河东地理,今让他辅佐张都督,或许有所裨益。若言过其实,则能罢黜改用。河东俊杰众多,难免有大才之人,今不妨多试试,如能挖掘大将,岂不有利君侯大业。”

“子衡所言有理!”

张虞抿了口温水,说道:“文远都督河东,无河东人士辅佐,倒有所不便。贾衢若有军事才干,文远用上数月,便能尽知其才能。”

见张虞、吕范偏爱贾衢,郭图撇了撇嘴,倒也没多说。

河东有县二十,张虞在安邑理政期间,更替了大半县令,将他治下表现出众的县长升迁为县令,如常林出任临汾令,鲍玄出任为安邑令,李牷为绛邑令等。

若仔细观察河东县令名单,其中大半是张虞之前在上党郡所录用士人,今算是给予上党士族福利。且这些人来自张虞的任命,郭缊即便出任河东太守,也很难具有太高的独立性,必须依附于张虞。

在与郭缊会面之后,张虞便率兵离开安邑,回师晋阳休整。

在途中时,张虞便颁布讨贼檄文于天下,声讨李傕、郭汜二人,言关西诸将受二人蛊惑,反攻长安,诛杀王允,挟持天子。

很快,檄文便率先送至关中,相比李傕、郭汜二人的不屑一顾,贾诩则是多有忧虑。

读着手中的檄文,贾诩眉头微皱,清瘦的脸庞上露出些许担忧之色。

“张虞率兵撤离河东,今又发布讨贼檄文,其所图在关中啊!”贾诩喃喃说道。

以贾诩的聪明才智不难看出,张虞忽然率兵撤离的目的,即撤去外围的大军,让关西诸将在无军事压力下,陷入利益争夺当中。

“急攻则合,缓取则分;诛杀首恶,分化诸将。张虞欲取关中之心明了,当为关中之大敌!”

贾诩神情忧虑,他能知张虞之计险恶,然关西诸将却无长远之见。李傕虽为诸将之首,但实际控制不了多少兵马,无非是靠渲染外部威胁,将众人团结在一起。

今张虞撤离河东,李傕将很难控制诸将,日后一旦有矛盾冲突,必然会爆发内战,届时必让张虞得利。尤其李傕的才能不及董卓,连董卓都掌控不了朝廷,更别说李傕能牢牢掌控朝廷。

“关西诸将迟早必亡!”

念及于此,贾诩起身踱步,思虑他日后要扮演什么角色?

贾诩来自混乱凉州,危机四伏的环境,早就让贾诩学会伪装,善于为自己寻找退路。

张济、段煨为他同乡人,今在外坐镇,且无为非作歹之野心,他必须交好!

另外他不能再参加李傕的深层次的决策,代表参与反叛功绩的官爵不能受领,他日后需以为国分忧的模样见人,维护天子的尊严,尽量扮演润滑剂。

除此之外,他需想办法为自己找到可靠的君上,并州张虞、荆州袁术、冀州袁绍皆可以纳入到考察范围。

“家主,李车骑前来拜会!”小童禀告道。

“由我出迎!”

贾诩收起案几上的檄文,快步出堂以迎李傕。

李傕凶狠的脸上难得露出和善之色,问道:“先生近日安好?”

“蒙车骑照料,诩与家眷安好!”贾诩说道。

双方寒暄一番,李傕忽然问道:“我欲让文和出任尚书仆射,不知君以为如何?”

贾诩面露惶恐,说道:“尚书仆射,为诸官师长,天下高士方能出任。诩出生卑鄙,素无名望,今出任尚书仆射,恐难以服众,车骑不如由文优出任尚书仆射。”

李傕郁闷说道:“我奏李儒为尚书令,天子以其谋害兄长少帝为由,拒绝表封。再请为侍中,天子又拒绝表封,故我唯有授授予别职。今文和不愿出任尚书仆射,我不知寻何人出任此职!”

贾诩沉吟几许,拱手说道:“若车骑不弃,诩可为尚书,掌典选之事,为车骑推举名士出任高官,以合乎陛下心意。”

“善!”

李傕倒不在意,说道:“文和足智多谋,今劳烦文和为我推举公卿,莫要出了第二个王允便好!”

“遵命!”

ps: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