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沉吟少许,说道:“文和之策虽好,然张虞若至渭北,长安士民将恐降服于张虞。今以我之见,当趁张虞新至关中,召集麾下诸军,以众兵而围破寡疲之师,以震慑朝廷公卿。”
见李傕否决自己的想法,贾诩忍不住想骂李傕狂妄、愚蠢。朝廷公卿几乎是无胆之辈,除了玩刺杀之外,成不了什么大事,遣数千人看护长安公卿,便能将之威慑。
当然了,贾诩虽暗骂李傕愚笨,然以他的性格却无意纠正错误。毕竟献计只是他的职责,至于听不听则非他所能决定。如果与李傕纠缠太深,日后怕不是会上清算名单!
且不言李傕得知张虞兵马动向,决意召集郭汜、樊稠、李蒙、董越、胡轸、张济等关中诸将,欲凭众兵而击溃张虞。
而今张虞从衙县离开之后,顺洛水南下,沿途收集粮草,并屯兵于洛水畔的粟邑,广遣斥候外出,探查李傕的用兵动向。
三月二十一日,并州军营寨。
“君侯!”
什翼快步入帐,说道:“李傕召集关中诸将,向我军开拔而来!”
“好啊!”
张虞欣喜挥舞拳头,笑道:“我军携半月之粮,今粮草过半,若李傕据守清野,则形势不在我军。今李傕召集大军,恃勇欲与我军交战,则大利我军尔!”
张虞焚舟弃粮,孤军深入关中,必然是将两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位。如果李傕采纳贾诩的计策,张虞则需改变应对方略,直取长安,逼李傕出战。而今李傕自恃兵众而击,则将大利张虞。
“君侯,今下当如何用兵?”刘备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明日向南行军四十里至蒲陵,蒲陵为丘陵、芦苇之所,如若与李傕野战,需右背山陵,左对水泽,令贼人大军难以施展。”
说着,张虞看向什翼,说道:“君负责候骑之事,看能否潜行近营,为孤探明李傕所部兵马情况!”
“诺!”
两军交战挑选用兵地点格外重要,如果己方兵马众多,当尽量挑选能拉开队列长度的地点,利于包抄对方。如果自己兵少,需要选择狭窄的地段列阵,以维持相近的队列长度。
得知李傕无意坚壁清野之后,张虞率两万八千名士卒于二十二日抵达蒲陵周边下营。
李傕率大军至距离张虞所部六十里时,因各部兵马尚在赶来的路上,为了一举击溃张虞,李傕只得扎营等候。
黄昏时分,夜色渐暗。
因前日什翼率骑擒降关西候骑六人之故,今日什翼率两骑换上关西候骑的军服,前往关西大军营垒附近侦查。
见临近关西大营,甚至能看见营寨外围关西骑卒的身影,这让随什翼出行的候骑难免惶恐。
“都尉,今临近敌营百步,不如返回复命!”
什翼神情不变,说道:“诸部云集,兵吏混乱,而你我皆穿敌人衣服,难分敌我,今佯装为巡骑便可!”
说着,什翼策马上前,率左右两骑扮作关西军的巡逻骑卒,绕着营寨外围转悠。而左右亲骑见什翼如此胆大,渐渐放下心中紧张,将自己代入到巡逻骑卒的角色中。
“吁!”
什翼拦住外出砍柴的十余名步卒,挽着缰绳缓行,问道:“口令!”
“洛水!”
老弱步卒们见什翼胡骑模样打扮,神情凶神恶煞,不断用眼神审视他们,心中不由怕了几分,将入营口令直接报出。
“走!”
什翼用鞭示意步卒回营,而他则是与左右两骑悠哉巡视。而砍柴的步卒见什翼没回复口令,倒没怀疑三人身份,仅是嘀咕了几下,见什翼脸色凶狠,便背负柴火回营。
转悠了一圈,什翼利用口令骗到完整的口令,之后见自己身份没被怀疑,胆子便愈发大了,直接深入关西大营,在各部之间巡逻,佯装负责纪律的骑兵。
“啪!”
见前头有两人撕扯衣物,一群人聚拢在一起,什翼当即上前鞭挞二人,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呵斥道:“军中不准斗殴,若有违背,依军法处置!”
说着,什翼朝围观的众人呵斥说道:“夜色将晚,还不速归营帐。若再让我瞧见,便抓你等交于将军发问。”
经什翼的一番凶神恶煞的责骂,斗殴的步卒及围观的兵卒一哄而散,生怕被什翼抓走。
见状,什翼乐得不行,他没想到关西大军的军纪松散,或是说将校们管理混乱,不仅被他混到军中,甚至还被他忽悠住。
“走!”
逛了半圈,什翼将关西兵马的情况默默记在心中,之后见天色渐晚,什翼与两骑从大门光明正大而出,守门的兵卒竟无丝毫怀疑!
回到营帐之后,什翼将他所探查到的情报,悉数告诉于张虞。
得知前后经过,张虞谓左右而赞,说道:“三骑入敌营,视十万大军无物,什翼胆大如虎,盖能与樊哙相比。”
“今贼军兵马虽众,但人心不能合一。各部虽说悍勇,但军纪散漫。乌合之众,今可破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