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240章 烧舟弃粮,自绝归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40章 烧舟弃粮,自绝归路(1 / 2)

第240章烧舟弃粮,自绝归路

三月,张虞留兵万人于河东,蒲坂、龙门渡口由吕范、刘和二人坐镇,王宏、辛毗二人以督军身份留守。而张虞在临行前,为了防止被贾诩察觉到变化,还向众人叮嘱用兵袭扰的事项。

经几日的布置,张虞于三月二日北上,与徐晃会合于耿乡。

为了确保奔袭关中能赢,张虞几乎调用了军中精锐兵将,搭配成豪华的阵容天团。除张辽、张杨、郝昭、郦嵩、吕布、刘备等主将外,如赵云、许褚、高顺、杨奉、关羽、魏续等有名有姓将校多达二、三十人。

耿乡为皮氏(今河津市)下属乡邑,距采桑津有两、三百里山路,张虞命徐晃所部为先锋,先行至采桑津,为大军过河做准备。

在张虞出兵的同时,吕范依照张虞的吩咐,为了吸引李傕的注意力,让作为内应的侍中马宇向李傕泄露马腾与张虞的联合消息。

而马宇收到消息之后,则故意在长安城中散播马腾欲与张虞里应外合的消息。李儒得知流言,遂告知于远在临晋的李傕。

临晋关,关西军营寨。

大帐内,李傕重拍案几,恼怒说道:“我忧大敌当前,无意与马腾为敌。然今马腾为求名利,竟私通张虞,欲袭取长安,断不能留之!”

顿了顿,李傕看向贾诩,问道:“文和,我今再用先生两策击败马腾,不知能成事否?”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既知长安流言,马腾又安能不知。将军今下征调,恐是打草惊蛇。马腾兵马虽仅有三、四千人,但其卒剽悍,将军不可轻讨之。”

说着,贾诩捋须微思,说道:“况以诩之见,长安流言恐是张虞遣人所为,而马腾暂无反叛之念。”

“先生之前先劝我破马腾,今为何反言马腾无反叛之念?”李傕疑惑问道。

贾诩迟疑片刻,说道:“之前张虞重兵屯河东,袁术遣将伐武关,马腾如若反叛,则为我军之害,故需先除之。然今下形势,长安市井尽知马腾谋反,试问将军密谋大事者,会让世人知其所为乎?”

贾诩的理由谈不上充分,而今他判断马腾无起兵之念,更是凭借他的逻辑,或是说他的自我感知。

李傕不禁摇头,他对贾诩在马腾事件上的判断多有质疑。

“先生只需明言是否有解决马腾计策!”李傕说道。

见李傕自有主见,贾诩神情不变,拱手说道:“将军可先遣使前往安抚,待马腾懈怠不备时,再命将校夜袭之。马腾无备之下,其兵必败矣!”

“文和果是智计出众!”

李傕大喜过望,吩咐说道:“来人,让李儒遣使前往安抚马腾,再令樊稠率精兵西行,待使者招抚之际,率兵突袭马腾所部。”

“诺!”

待侍从退下,李傕得意而笑,说道:“张虞兵马受挫于龙门,而我军又封锁蒲坂,当下再铲除马腾。除非张虞能插翅飞过大河,否则张虞迟早必会撤军。”

相比李傕的得意,贾诩可没那么乐观,他总觉得张虞可没那么好对付,今下就不知张虞有何谋划?莫非张虞真就指望马腾与他里应外合,帮他突破黄河防线?

且不说李傕自以为识破张虞计策而得意,而今张虞了五日的急行军,终于翻山越岭赶到采桑津,砍伐树木,收集舟舸,了一天多的时间,将大军兵吏与随军牲畜运到黄河对岸。

采桑津位于壶口下游,虽说河水湍急,但河道狭窄,仅有一、两里宽。舟舸摆渡大军渡河,虽说不便,但凭借频繁的轮番转运渡河,倒是能将大军从东岸运到西岸。

清晨,河上雾重,舟舸、竹筏行过激流,折返回来靠岸时,或有兵卒牵马上岸,或是将辎重搬运到岸上。然军中善水者,甚至不想乘船,而是光着膀子从东岸游到西岸。

如关羽出身在河东,少小懂得游泳,今时渡黄河时,抱着木罂便游过黄河,这让张虞难免赞叹,难怪历史上关羽能成为蜀汉少有的水师统帅,感情他从小便通识水性。

‘张’大纛于山丘上猎猎作响,张虞身姿挺拔,按剑而立,红锦披风迎风飘扬。

俯瞰丘壑中列队整军的己部士卒,张虞心中顿生豪气。

他今年纪虽不到三十岁,然从光和六年(183年)出仕,到今初平四年(193年)计算,他已奋斗了整整十个年头。他费尽心血,从一边塞豪强子弟,今终成为立有基业的诸侯。

此番兵入关中,可以说关乎着他的基业成败。如果能打下关中,他今后再不济,至少能有宇文泰之基业。如能降破河北、河南诸侯,他将更进一步,在苍茫大地上留下属于他的时代烙印。

“君侯,诸军兵吏已悉数过河,据什翼来报,周围四十里内,无关西斥候。”郦嵩说道。

张虞静静望着浪滚滚的黄河水,没有开口回复郦嵩。

过了半响,张虞问道:“出兵前,伯松常因兵马寡众而忧。今率兵踏足大河西岸,不知是否仍忧?”

郦嵩沉吟少许,说道:“我之所以忧寡众悬殊,非因畏死,而是忧兵败之事。君侯立业艰难,并州户籍凋敝,今若兵败于关中,君侯欲再练强兵,恐是艰难啊!”

张虞神情淡然,说道:“事已至此,诸君忧虑兵败无用,不如多思破敌之策。常思兵败之事,仅是自寻烦恼,何不如放手一搏,求立不世之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