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258章 快去关中,请张车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58章 快去关中,请张车骑!(1 / 2)

第258章快去关中,请张车骑!

九月,公孙瓒诬陷刘虞图谋篡位,将刘虞斩首,并传首于朝廷。之后,公孙瓒强迫使者段训册封他为前将军,易侯,假节,都督幽、冀二州军事。

幽州士民得闻刘虞身亡的消息,无不悲伤痛哭。故吏孙瑾、张逸、张瓒三人因为刘虞收尸,触犯了公孙瓒的禁忌,遂被其处决。

公孙瓒为了尽快在幽州建立起统治,他顾不上自己在士民中恶劣的名声,而是抓紧时间派出帐下将校,控制代、广阳、上谷、右北平、涿、渔阳等幽州六郡。

同时,公孙瓒为了摆脱刘虞的烙印,更好的控制冀州的河间、渤海二郡国,以及受‘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童谣的影响,他将治所迁到易县,遂易县称为易京。

故公孙瓒征发民夫,准备修缮易京,设围堑十重,堑中起高台,楼建于高台之上,并将幽州府库中钱粮转运至其中,积谷三百万石,够十万之众食用一年多。

而在公孙瓒迁治所于易京之时,袁绍为了呼应公孙瓒,趁张虞远在关中之时,命屯兵于赵国的麴义,率兵突袭常山。麴义连克房子、元氏、栾城、平棘等南部数县之后,与张燕战于真定。

张燕初战不敌麴义之后,得闻公孙瓒背刺刘虞,占据了幽州六郡,自感大势不妙,连夜撤兵而走,退守临近太行山区的蒲吾、灵寿、绵蔓等地,并遣人通知太原告急。

在河北事变的消息,很快从幽、冀二州之交,传至京畿,乃至关中。

雒阳,虞安殿。

刘协正与朱儁、杨彪、董承、吴硕等众商议要事。

“曹操率兵侵犯徐州,连下徐州十余城,屠戮泗水百姓,令泗水为之淤堵。陶谦惶恐之下,今命人快马上疏,请陛下遣使东出调和。”吴硕上报道。

刘协面露嫌弃之色,说道:“之前车骑将军会盟讨贼,陶谦先是应诺,之后李傕封赏官爵,陶谦反悔弃盟。如此反复之人,今怎敢上奏请求遣使调和。”

陶谦可不是三国演义里的老好人,而是追求割据,争霸中原的枭雄。自董卓入京起,陶谦便利用嫡系丹阳兵,以及拉拢徐州本地豪族、豪帅,成为徐州名义上的统治者。

此番曹操征讨徐州,还是陶谦主动挑起。陶谦趁曹操与袁术大战之际,派兵联合造反的下邳阙宣,率兵侵占了泰山诸县,兵锋直逼任城。

曹操在击败袁术之后,休整至六月,趁陶谦杀阙宣,侵吞兵马之时,遂率兵南征徐州,夺回了被侵占的土地,并反手攻入徐州。

“咳咳!”

朱儁因喉痰瘀堵,咳嗽几声,说道:“陛下,徐州户籍殷实,粮草丰富。曹操今已据有兖州,若侵据徐州,则恐无人能制。故陶谦虽有异心,但今却不可让曹操坐大。陛下当遣德高望重之人东行,以朝廷之名,劝和曹操与陶谦。”

朝廷东迁之后,虽摆脱了张虞的控制,但因疆域狭窄之故,形势谈不上乐观。故对朝廷来说,抑强而扶弱,阻止大军阀的出现,这样才能让朝廷保持对天下的统治。

刘协心情郁闷,问道:“既然如此,不知遣何人出使关东?”

杨彪看了眼众人,拱手说道:“陛下,需遣与曹操有故,且有恩于曹操之人出使。如以资历浅薄者为使,怕难令曹操信服。”

朱儁主动请缨,说道:“陛下,老臣昔率兵征讨黄巾时,曹孟德为我帐下效力,臣不才愿持节出使关东,劝和曹操、陶谦二人。”

刘协面露担忧,说道:“公年岁已大,身体抱恙,今又出使奔波,朕于心不忍!”

“老臣身体自知,统兵远征虽说困难,但出使劝和却不在话下!”朱儁说道。

“既然如此,劳烦朱公了!”

“诺!”

一事解决之后,梁绍奏报道:“陛下,袁绍遣使奉礼朝谒,求拜骠骑将军,表子袁谭为青州刺史。”

“诸卿以为如何?”刘协问道。

杨彪因与袁氏有亲,加之袁绍已遣人疏通关系,故偏袒说道:“陛下,袁绍之前会盟讨董,虽说止兵于京畿,但却有功于社稷。袁绍年少成名,声威显赫天下,今册封骠骑将军并非不可。”

闻言,董承冷笑了声,说道:“张雍州会盟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尚仅能得车骑将军之官。而袁绍疑害韩馥,见诸侯讨李,却坐上观壁。承敢问杨公,封骠骑将军于袁绍,不知是谓公允否?”

杨彪顿时语塞,难以回答董承。

过了半响,杨彪问道:“析关中而设雍州,并拜张车骑为州牧,足以全张车骑之功。张车骑与袁冀州同为车骑将军,不知何人为真车骑?”

“那不如封袁绍为前将军!”董承说道。

“岂有贬封之理?”杨彪问道。

刘协求助朱儁,问道:“朱公何意?”

朱儁沉默半响,说道:“袁绍之车骑将军为自表,且袁绍心怀异心,在会盟讨贼事败后,求立大司马为帝。今以骠骑将军封袁绍,张雍州必心生怨恨。无功而大赏,非明智之举。”“故以臣之见,不如封袁绍为前将军,拜其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励袁绍多行忠义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