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万全之策,迁都避兵
九月,朱儁受命出使关东,本欲先调解曹操与陶谦的战事。然因公孙瓒袭杀刘虞之故,为了让袁绍出兵征讨公孙瓒,朱儁不得不改变行程,让副使韩融持他书信调和曹操与陶谦,而他北上邺城。
曹操因兵粮将尽的缘故,本有意从徐州撤军。见韩融前来调解,遂卖朝廷面子,从徐州撤兵回兖州。
同时,袁绍则在邺城与朱儁相会,先是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前将军的册封,之后与朱儁交谈中收到朝廷让他征讨幽州的政令。故在与朱儁会面之后,袁绍当即召见了部下,商议事关朝廷下令征讨公孙瓒事宜。
府内,袁绍坐于堂上,嘲讽说道:“公孙瓒难成大事,刘虞深得幽州士民之心,他若挟持刘虞而主幽州,幽州上下尚能听公孙瓒号令。然公孙瓒却难忍刘虞,杀刘虞而自号幽州之主,不仅惹怒幽州士民,更令朝廷震怒。”
相比袁绍当年和平演变夺取冀州牧的手段,公孙瓒的政治手段实在是糙的不行。之前袁绍同样是忌惮韩馥,但为了不落人口舌,故意逼走韩馥。
而公孙瓒见刘虞不配合,所能采用的手段只有靠杀,二者政治水平区别,今下一目了然。
袁绍看向左右谋士,问道:“今朝廷下诏罢免公孙瓒官职,治以不赦之罪,并令我与张虞征讨幽州,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逢纪说道:“禀明公,我军与公孙瓒有盟,今张虞若是率兵征讨幽州,为全往昔之盟,我军当出兵助之。且若让张虞夺得幽州,则我军将被他所制矣!”
袁绍没有回答逢纪的话,而是看向其他人,问道:“可有其余不同之见?”
审配迟疑少许,说道:“我军今若助公孙,则恐陛下降诏责备。然若不助公孙,恐违背会盟之言!”
“怕是不然!”
田丰语出惊人,说道:“公孙瓒今下盘踞幽州,已为我冀州之患。若张虞不讨幽州,则我军迟早必伐幽州。故以丰之见,今不如遵从天子诏令,与张虞共击公孙瓒,以扫平疆之患!”
“那岂不与张虞共分幽州?”审配问道。
田丰冷笑说道:“张虞伐幽州需从代地出兵,跋涉数千里方能至幽州。我军纵与张虞共分幽州,试问幽州与谁毗邻?”
“我军毗邻幽州,待张虞撤走,明公遣将攻略幽燕,则张虞空费兵马,却为明公做嫁衣。诸子目光局限,不能远谋,仅能近视!”
“我军能取幽州,莫非张虞不能取邺城乎?”
逢纪不满田丰态度,反驳说道:“上党临近邺城,我军北取幽州,张虞出兵击邺城,我军则有覆灭之危!”
田丰摇头而叹,说道:“邺城城高且坚,岂是张虞骤然能破。以邺城而御张虞,分兵别取幽州,再袭击雁门。彼时张虞久攻而不克,再闻北疆之变,势必撤军回晋,故有何忧惧?”
“那二公子呢?”
逢纪恼怒说道:“你莫非欲害二公子性命?”
“况邺城之于明公,如京畿之于本朝。贼人久围邺城,岂不让世人耻笑明公,并动摇帐下兵吏军心?”
袁绍与公孙瓒之间互盟,双方为了互信,袁绍便让二儿子袁熙与公孙续交换。今田丰让袁绍征讨公孙瓒,势必会牺牲袁熙的性命。
当逢纪扯到袁熙时,田丰看了眼面露不满的袁绍,顿时摇头低叹。
他知道自己计策惹袁绍不满了,毕竟让袁绍无视亲生儿子性命,实在太过无情了。然为争霸天下,岂能为亲情所束缚。今袁绍不打幽州,让张虞得手幽州,恐北疆无安生之日。
“元皓之策有理,幽州为孤之大患,不可被张虞所得。但今背弃公孙瓒,恐让张虞得利。”
袁绍很快将不满隐去,说道:“张虞与刘和交好,而刘和为刘虞之子。今朝廷已命刘和为幽州牧,张虞如尊刘和,以刘虞之声望,恐幽州诸郡将尽归刘和。故我军北击公孙瓒,恐反让张虞、刘和二人得利。”
今别看有实力出兵之人仅张虞与袁绍二人,但刘和的存在却让张、袁二人不得不考虑很多事。刘和作为刘虞之子,加上又是天子册封的幽州牧,天然是刘虞的继承人,许多刘虞的故吏都会认准刘和。
袁绍难以决断,看向捋须而思的沮授,问道:“不知公与可有计策教我?”
沮授沉吟少许,拱手说道:“明公既以幽州为忧,而不愿见张虞取幽州,故授有一策或能令明公满意。”
“公与细言!”
“天子下诏,令明公征讨公孙瓒,明公不可违令,故可遣兵马屯于赵、燕之际,坐视张虞与公孙瓒攻伐。”
沮授捋须而思,说道:“张虞若败于公孙瓒,明公出兵取上党,求据上党以护邺城,并能趁势西进,重围晋阳,一鼓作气而下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