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孤之耿弇,威震陇上
公元194年,正月。
汉天子刘协元服,改元兴平,立董氏为皇后,大赦除李傕、公孙瓒之外天下犯人。
刘协拔选十余名贤士为官,并遣使宣告慰诸侯,欲让州郡供给赋税。袁绍、袁术、曹操、陶谦等诸侯或以言语推脱,或遣士兵劫杀,或阻塞道路,皆无意供给赋税,并视朝廷政令为无物。
雒阳凋敝而朝廷兵吏众多,赋税支出不足,加之委输难至,刘协无奈下令削减俸禄,并让刘备、董承率兵开垦荒田,欲以军屯为生计。
而为了恢复雒阳生机,刘协下令招揽流民至京畿,给予免除赋税之条件,数月下来倒让雒阳有了不少人烟。
在朝廷情况渐渐好转之时,即将出征幽州的张虞收到新年的第一条好消息。
温暖的大堂内,幽、并二州舆图平铺在地板上,张虞横握细杆,与众文武着袜站在由毛皮制作而成的舆图上,商讨出兵细节。
“我军从河东出发,北至雁门上千余里路途可行大道,而沿途由太原供给军粮。”
张虞指着舆图上的平城,向众人说道:“大军先至平城,而后东行入代。军需辎重可先运至班氏城,以为中转之用。因沿途河流稀少,沟壑破碎,转运粮草不易,需征发数万民夫运送辎重。”
“繇已与辛太原、杨雁门商讨辎重转运路线!”
钟繇说道:“此番用兵调度太原、雁门粮草为先,若二郡粮草匮乏,将会调上党、河东二郡粮草供给。故我与二郡官吏商议,有水则以河流运输,无水则发牲畜转运,水路交际之地兴建驿站、谷仓,由郡县官吏负责,使府中吏员督查。”
“班氏位漯水中游,西出雁门之阴馆,东入代地之桑乾,皆水运所抵达之地。至桑乾城,君侯如东进,入上谷走军都陉入广阳;若是南下,越燕山行蒲阴陉至涿郡。”
相比南征关中,北讨幽州最大的问题不是路程遥远,而是并州境内缺少一条能贯穿南北的大河,汾水能将河东之粮逆运至太原,但却不能将粮草运至雁门。
雁门与太原之间需陆运,至雁门阴馆之后,因漯水发源于阴馆,并向流入代郡,故可借用漯水转运粮草。而之后到燕南作战,恐不是要依靠牲畜与人力运输。
故出精兵两万,并州征发的徭役至少要两、三万人,若算上刘和、阎柔招揽的汉、胡义士兵马,所需征调的徭役至少要五万人。
顿了顿,钟繇说道:“今下繇已命太原辎重先运至阴馆,稍后待冰雪融化,则将阴馆之粮东运至班氏。之后粮草转运,则观君侯所选道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非假话,尤其是不能水运地段,大军出发前,大军粮草需先运至前线。之后大军带兵粮先行入境,后续兵粮则由农夫押运,这便是北方用兵的特点。
南方用兵的话,因水运条件便利之故,大军与兵粮甚至能一同出发,根本不用考虑屯粮问题。
“善!”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据雁门消息上报,刘和率兵至代郡,得郡中义士相助,已杀公孙瓒所遣郡守。刘和与阎柔齐入代郡,遣人招抚代郡乌桓。而鲜于辅、齐周于上谷起兵,若进展顺利,我军出兵时,则能下上谷。”
顿了顿,张虞看向高顺、吕范、徐晃等将,问道:“今三军军士情况如何?”
“禀君侯!”
徐晃拱手说道:“河中军兵吏陆续归营,待整军操练数日,便能出兵击贼。”
吕范说道:“护国军兵吏家眷多在晋阳,今仆已让许褚至晋阳聚兵,大军北上时,将能与大军汇合。而余者兵吏与河中军情况类似,兵吏陆续归营集结。”
张虞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大军于半月后开拔,让云中军于阴馆汇合!”
“遵命!”吕范应道。
在张虞与众人深聊出兵细节时,却见侍从趋步入堂,欣喜禀告道。
“君侯,扶风捷报!”
张虞眉毛微挑,问道:“可是征讨李傕战报有果?”
“正是!”
侍从脱下鞋履,将张辽所书的军报奉上,兴奋说道:“张荡寇率本部兵马于初一突袭安定城,今斩李傕,降杨秋,得户三千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