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285章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何况公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85章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何况公乎?(1 / 2)

第285章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何况公乎?

“君侯欲让袁术迎奉天子,恐需借袁绍之力!”

在斟酌许久之后,贾诩终于有了计策,说道。

“可细言!”

张虞为贾诩倒了杯蜜水,态度谦和说道。

今刘协在雒阳,若无变故的话,刘协很难自愿到袁术地盘上,故如何让袁术迎奉到刘协是件不小的难事。

贾诩捋须而思,说道:“袁术视袁绍为仇寇,今袁绍如有意渡河迎天子于冀,袁术必会出兵针锋相对。而袁绍以君侯为仇寇,故君侯有意迎天子于晋,袁绍必会出兵阻击。”

张虞思虑少许,笑道:“文和可是欲让我佯装迎天子于晋,而故意走漏风声于袁绍。之后并将袁绍出兵消息告于袁术,引二袁出兵争夺天子?”

“君侯英明!”

贾诩捋须说道:“今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陈留张邈亲近袁术。袁术如得君侯暗助,其必能迎天子于宛城。”

顿了顿,贾诩强调说道:“恕诩唠叨,袁术需有称帝之意,否则若让袁术得天子,则是如虎添翼。荆、豫、扬三州恐将皆降于袁术,为其奔走效力。而待袁术西并巴蜀,北饮大河,则袁术难以骤图。”

张虞酌了口蜜水,笑道:“我在雒阳时,与袁术交际多年,其天性骄肆,勇而无断,非英明之主。而他称帝代汉之野望,滋生于汉衰之时。天子刘协虽年幼,但有兴汉之望。故二人脾性不能契合,必有生死之斗。”

汉末诸雄中,张虞最了解袁术。袁术是典型的权二代,因含金汤匙长大,故行事随心所欲,常常不愿受约束,用天性骄肆称之,绝不过分。

刘协到了袁术地盘,以袁术的性格,刘协很难有什么好果子吃。毕竟袁术可不是曹操,曹操尚会顾忌君臣情面尊敬刘协,而以袁术性情自当是有仇报仇,无仇泄愤。

说着,张虞冷笑了下,说道:“孔融至关中为使时,于众人前出言不逊。而待他至荆州,孤当请袁术杀之。”

孔融诋毁之仇,挑拨离间之恨,张虞可记在心中。其名声显赫,为孔子子孙,年少成名出众,为天下之大儒,尤其孔融与王氏有深交,张虞亲手杀之将会引起非议。故如能借袁术之手,为他杀孔融则是最好不过。

听着张虞欲报复孔融的言语,贾诩低垂眼眸,无意发表任何意见。

过了少许,贾诩说道:“朱儁录尚书事,其威望显赫于朝堂,他若从中插手迎奉之事,则恐君侯之策难成。故诩以为需先行离间之策,让陛下猜忌朱儁,之后寻策诱袁绍出兵。”

“善!”

张虞喝几口蜜水,继续问道:“明岁,二袁若因迎奉天子而出兵,不知文和以为孤将如何用兵?”

贾诩放下杯子,拱手说道:“君侯既有问鼎天下之志,故何不如效高祖东出之势。其先还定三秦,再平陇右,令己无后顾之忧。故以诩之见,君侯今岁安关中,明岁平陇右。”

“待兵精粮足之时,君侯则能东出上党,与袁绍争夺河北。而陇右不平,君侯鏖战袁绍时,韩遂受诱反叛,则为君侯肘腋之患。故先西而后东,则是安中原之大略。”

或许是张虞折腾出让袁术亡汉之策,贾诩愈发尊敬张虞,今不仅主动献策,更是直言不讳明说张虞之志。

“文和,实乃孤之子房尔!”

张虞伸手握住贾诩的手,热情道:“明岁让二袁争天子,我将举兵西征。待大军平陇右,则是东争中原之时。”

常言得陇望蜀,而殊不知得陇更能望关中。陇右与关中有陇山之隔,二者海拔因陇山骤然拔高。陇右高原若与关中敌对,关中非常容易遭遇袭扰,三辅甚至会沦为战场。

为了能安心东出中原争霸,张虞明年需跋涉陇山,征讨马腾、韩遂,以安后方局势。而至于河西走廊诸郡,因距离关中遥远,可以暂时不予理会,或是说遣将远征河西。

贾诩受宠若惊,说道:“诩拙劣之见,岂敢比及留侯。能为君侯分忧,便是诩之幸事。”

张虞笑道:“待至塞北,我请文和食鹿肉!”

且不说张虞在晋阳,与贾诩敲定坑害朝廷的计策后,便率骑出雁门至朔上,令阎柔、杨赞二人召集代朔诸胡至平城大会。

而吕范奉命南下至关中,先是见了张辽,以张辽纵然士兵殴打孔融为由,让其上表向朝廷请罪。之后见到王宏时,吕范则代表张虞好生安抚,并表示赈济朝廷的粮草,已由河内调拨于朝廷。

之前王宏私下书信让大儿子王晨调河内之粮于京畿,而相比犯错误的王宏,曾经劝张虞称孤道寡的王晨脑子清晰,不仅没听王宏的话,而且将这件事主动上报于张虞。

张虞收到书信后,很满意王晨的态度,考虑到距离远近问题,便准许王晨调粮供给朝廷。

王宏见到吕范时,虽不满张虞不惩处张辽,但勉强接受了吕范的调和。

待安抚完王宏后,吕范后续几日便以督查禁酒令一事,核查关中三辅长吏、士人私下饮酒一事,根据互相间的举报,吕范顺手抓了几人。

至七月二十日,吕范见时机成熟,便开始向王宏下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