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那过去了的事> 第十七章 山采猴头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山采猴头蘑(1 / 1)

这年秋天我已经十五岁了我的朋友少年伙伴小宋在一个周日约我两人一起去南山采猴头菇(又称猴头蘑)。

这年雨水大下得又勤山里那些木耳、蘑菇、猴头蘑都长“疯”了就像雨后春笋摽着劲儿地长。进山采山货的人群就像赶集似的提篮的、背篓的、挑柳筐的如同一条又一条溪水流向山里。这猴头也和松子一样有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之说。我俩说去就去简单地准备了一下一人背着一条麻袋手提一个土篮子(细柳条编织的篮子)那麻袋也是用一条绳两头拴住麻袋的两只底脚上中间再系个马蹄扣拴住麻袋的口将它背在身后就这样带点干粮第二天随养路段去南山的车就进了山。

深秋的柞树阔叶林里艳阳高照在山里却是凉风习习空气新鲜得就像过滤了一般给人的感觉一个字“爽”。山路旁的小草摇晃着渐渐要褪去的绿色好像是在欢迎我们在一些阔叶林下的灌木丛中东一簇西一簇的榛子棵挂着满是榛子的果实也像是在悄悄地注视着我俩我们可不是冲着它们来的。在林下它们也有分布只是不成片人们也有摘采榛子的时候那多是在丘陵地区在它们丰收时人们也是带着大包小包地来采收但那时在这成片的阔叶林中还是不多见的。我俩乘着秋季凉快的雅兴进山不到几里一片少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

今年猴头丰收那真是名不虚传尤其是长在柞树干上的猴头蘑远远看去像披着满头的毛发又像染上一层薄霜显得柔软而润湿。它白白的茸茸的有手掌般那么大小圆乎乎的趴在树杈上走近看去它身上长着细细的软软的茸须毛绒绒的金黄里透着红肥肥胖胖活脱脱的象一个泼猴的脑袋因而故此得名“猴头蘑”。猴头蘑在深山密林有个说法它们总是对应而生在一棵树上发现一个猴头蘑你朝着它面向的方向走不出十几米终会发现另一个猴头蘑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好像一对情人在深情相望。这种“对生”现象真是神了。因此人们又称猴头蘑为“鸳鸯菇”、“对脸菇”、“阴阳菇”。猴头蘑为什么会对应而生我后来曾请教过一位老师他算是食用菌专家但也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他只是说猴头蘑是一种大型真菌成熟的菌种会随风飘落遇到适合它生长的条件便会迅速地发育起来。在小兴安岭一带生长着猴头蘑极易着床的柞树等阔叶树这里的阳光、湿度和气温都十分适宜猴头菌的生长如果遇上雨水充沛的秋季在一棵树上生长出三四个猴头也是很常见的事脸对脸生长只不过是一种巧合。这种对生现象民间倒有不少传说相传在古时期有对猴子生了一群孙儿弟女时常受到虎狼豹熊大型动物的袭扰有时还惨遭魔爪利齿。这对猴子为保护子孙的安全分别爬到两棵树上瞭望。一日风云突变天降暴雨炸雷翻滚公猴遭雷击而亡。母猴悲痛欲绝蹲在另一棵树上望而不食不久也哀婉地死去。后来在这两棵相对而望的树上还分别长出两颗猴头来这是一个悽美的悲情故事听上去倒是比较靠谱。

我和小宋俩人在山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个又一个的猴头蘑菇被我们发现一会儿在这棵树上一会儿在那棵树上有时还真的遇到了俗称的“对脸菇”我算是发挥了个子高的优势碰到在树上长在比较高的位置上的我俩就撅了一段小树干捅下来。前几天连续阴天下了小雨不长时间就每人采集了少半麻袋这猴头蘑真是又湿又重猴头蘑不仅长在树上有时也在枯死的倒木上生长我们也会采到其它蘑菇看到蘑菇好的品种也照单全收因为我们的麻袋里不能全是猴头蘑它多了太沉重就会没有空隙易挤压碎了放一些其它蘑菇还是可以起缓冲的作用。走着走着我发现在不远处的一根倒木上隐隐约约在草丛里有一个小脸盆大的白色物体走近前一看正趴卧着一个硕大的猴头蘑这几天因为下小雨的缘故竟然长大了许多。我惊喜的喊了小宋过来我俩把它摘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麻袋已经采的不少了我俩背着也觉得累。

下午了我俩就搭车回到了县里我们家。到了家里后我俩把自己背的麻袋里蘑菇倒了出来大多是猴头蘑。我俩用大洗衣盆盛着竟然堆得像小山一样满满盛了一大洗衣盆。我觉得他都给我就是太多了就给他分了一半去小宋再三推让不过也就要了可是那个最大的他却非要给我说也让家里的父母看看可能他们没见过这么大的猴头蘑。那时采山货要长期保存一般是晒干。那怎么保存呢幸好小宋会摆弄这个说只要先挤净大多数水分再用盐水浸泡吃的时候拿出来做菜就行我就如法炮制把那个最大的用坛子盛好沥干水分再用盐水浸泡就这样过了段时间一次爸爸的朋友在家喝酒我妈妈只用了一小半就做了两大盘子猪肉炖猴头蘑这人一看吓!这么大纷纷称奇爸爸说仅仅用了一小块他更是惊奇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