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那过去了的事> 第四章 北京当时有些不良风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四章 北京当时有些不良风气(2 / 2)

往西走,看到了一所三合院式的建筑,叫“玉澜堂”。在十九世纪末,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想来这个皇帝也可怜,虽是一大国之首,却被人囚禁在此,虽面对的是湖水如画,群山如诗,但想到国家大权旁落,民众生灵涂炭,愁也被愁死。可惜这个光绪皇帝在慈禧将要死前,被慈禧毒害而死,比慈禧早死了一天。在画廊的北侧,是巍峨而立的“万寿山”,这个万寿山地形险峻,上面有诸多的奇石和排列有序的大小宫殿,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一百零九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二十一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在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于一**一年花了七十八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一**四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走到画廊尽头,在昆明湖北侧,有一水中奇景,远看是一艘大船浮在湖水上,这石舫从此与慈禧太后联系在一起的种种褒贬,及至其外观的雄浑壮美,做工的精细典雅,历史的遗闻逸事,无一不载尽诸般情愁感慨与溢美之词。对这一切,石舫若有知也早已习惯了,就象常居北京,常去北京的人,都知道颐和园有一座石舫一样平淡无奇。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嘉庆在一八一一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看完万寿山下的风景,我俩不顾游览时的劳累,又爬上了万寿山,此山的山势险峻,坡度很陡,在爬的过程中,不时的从这个怪石垒成的洞中钻出来,再从那个怪石垒成的宫殿里钻进去。在半山腰还有小烧香的庙宇,后来我俩爬上了万寿山的最高处,从最高处往下看,整个昆明湖即对岸的景色尽收眼底,大有一览祖国大好山河景色之眼福,要么清朝的皇帝在此选了此地为他们的观赏圣地。园中还建有供演员演出的舞台,来为皇帝妃子们看戏用,还有南方风味的庭院园林,这些怪石有的相当巨大,据说是在冬季用很多的人力要在运来的路上用水结了冰才运过来的,我想,这要耗费劳动人民多少的劳力啊!所有这些都是仅仅使得清朝的皇室成员能在这颐和园中领略到中国各处的自然风光和人类高超的演技而进行的。下了万寿山后,从北门出来,结束了一天的游览,郝淑珍是首次见到这些人工造的景物,她体力也好,自然是总也看不够,后来我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住地。

哦,对了,我俩在来时爸爸还给我们介绍了在北京的关系,就是他的好朋友李松的大姐。她在北京的外交部门工作,让我们和她联系,于是我郝淑珍和再三倒车找到了她那里。

在挤公交车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件不愿见到的事: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坐在公交车的座席上,来了一位急急忙忙的抱孩子的年轻女人,解放军战士看来要坐许多站,但也让座给了她。这解放军战士在旁边站着,这女的连谢也不谢一下。这时车上来了一伙计是位年轻的男人,他和这女的看来非常熟悉,和这女人聊天聊得火热。过了两站这女的抱着孩子要下车时,非但不把座位还给还站着的解放军战士,反而再三热情地让后来的那个男人坐下,那男人也堂而皇之地坐在了座位上,抱孩子的女人则扬长而去。那位解放军战士还是站着,极有修养,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此事。这时我倒感到有点儿气不过,便大声对那男人喊到:“这是这位解放军战士让的座,理应该让他先坐”,其实那男人也觉得不对劲儿,但他不知道原来的情况,无奈之下也表示让座。后来解放军战士推辞后也没坐,实际上我像吞下一只苍蝇一样浑身不舒服,那有这样的女人,脸皮这样厚,看那个做为和派头,就像很平常一样,北京的女人都这样吗?这是给北京人丢脸啊。相比之下,还是那位解放军战士的涵养好,当然是从外地参军来的,一直未说话,两脸上很平静,也并不坐,对此类事情好像见怪不怪似的,大概这种事情在首都北京也司空见惯了吧!北京人的素质有这么低吗?想到这里我倒有些忿忿不平了!

我俩找李松的大姐目的是请她设法给买茅台酒和高级烟,结婚前就想过就这么一次,也没喝过茅台酒,当时虽不算太贵但市面上也买不到。我在家给爸爸一说,我爸就给李松说了,李松哥就豪爽地说这好办,我大姐在外交部工作,这点事还不好办吗!如探囊取物。我们知道也不能多买,就要两瓶茅台酒和两条中华烟,在外交部这事还不好办,当即就把联络方法给了我们。找到她家后,她家在北京的一平房住,四十来岁,人长的圆圆胖胖的,我们也没问在外交部做何工作,看来李松已给大姐写信说了情况,她见面就说,事情好办,要用来拿就行,我们外交部的酒喝不完,喝剩的啤酒、白酒经常倒掉,我们还用啤酒洗澡,这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啊,外交部来的外国朋友多,酒宴上大家都文质彬彬,谁好意思多喝,一定会剩不少的,工作人员拿回去自己喝呗。她一边说着就把我们所需的茅台酒和中华烟给了我们,中华烟仅每条八元六角,而茅台酒每瓶十二元八角钱。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